战网中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意义的生与死

[复制链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4:0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余华的小说看得不多,可恰恰在《第七天》的作者简介里所说的书《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还都买来看了。曾经为小说里的人物流过泪,为小说里的人物切割过自己的精神,为小说里的人物悲鸣。
余华所有的小说故事情节都简单,简单而厚重,厚重而荒诞,荒诞而有意义。他对生着笔极为吝啬,他对死着笔极为慷慨。他就像一个法医,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死者。他似乎对死亡本身无动于衷,却享受解剖尸体的过程。他在解剖的过程中体会生与死,尤其是体验从生走向死的那一时刻,这是他的笔调最为颤栗辉煌的时刻。
余华是自由主义作家,他的自由主义价值预设,使他对极权充满着批判意识。他认为在专制社会里,人们一直生活在绝望里,走到尽头还是绝望。望不到边的绝望,永远看不到希望。
基于自由主义的价值预设,他的小说充满着对专制主义的控诉,这种控诉是通过处理生与死的关系来完成的。在小说《活着》里,他通过活着来讲死了的故事。在小说《兄弟》里,他通过死来讲活着的故事。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里,他讲活着的无意义。在小说《第七天》里,他讲死本身的无意义。

(图注:毛主席像前的余华;编辑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活就是一个工具,死就是一个意外,如同一个随意被人踩死的蚂蚁。活本身无意义,死本身也无意义。只有生与死的辩证才有意义,死就是活的意义,活也是死的意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无意义就是意义。
活着就是一个事故,就是一个偶然,没有选择,没有缘由。来到这世上就是来到了虚无,只有死才给虚无注入了意义,甚至这一意义本身都是一个虚无。魂灵是另一种虚无,没有着落,没有附着物,青山绿水只是灵魂飘荡的幻象。
小说从第一天到第七天,讲的都是死,莫明其妙地死,各种不同的死,各种惨死。各种惨死的无意义。
《第七天》里小说的故事主人公叫杨飞,他一出生就是一个意外,他提前二十多天来到世上,是她母亲在火车上厕所方便,结果把杨飞方便出来,杨飞出来之后又被厕所的通道滑下,被一个铁路工人捡到,在铁路工人抚养下长大成人。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在工作中又娶了媳妇李青,媳妇最后为了事业又嫁给一个外国骗子,外国骗子给他的媳妇传染了性病。外国骗子东窗事发,李青也因此自杀。
杨飞的死也是一个意外,他那天在一家饭馆吃面条,边吃面条边看报纸,因报纸介绍了他的前妻李青的死亡,就多看了一眼,恰恰就在吃面条的时候饭店又着火了,着火了还没等杨飞出来,饭店就塌了,他被压死在饭店里。
养父杨金彪得癌症死了。杨金彪为了有一个家,谈了一场恋爱,为了恋爱而抛弃了四岁的杨升,这让杨金彪很后悔,于是又在抛弃杨飞的地方找回了杨升。杨金彪因抛弃杨升而受尽折磨,因找回杨升而试图救赎自己的灵魂。但这重救赎必然是永远的苦痛,是西西弗斯式的苦痛,是执着而结果的苦。用一生努力去救,用一生努力也救不回,所有的努力仍然被抛弃的一瞬所折磨,所有的苦痛被一瞬间的抛弃所加重。那抛弃杨飞的地点,那石头,那树叶,都是苦痛,石头代表肉体的伤痛,树叶代表精神的伤痛,伤痛最后伴随着癌症而死。死了也痛,死了就是灵魂的痛。死了也得救赎,也得为死去的人服务,只有服务,他的灵魂才得以安宁。
准养母的李月珍遇车祸死了。李月珍是杨飞小时候喂他奶水的不似亲妈胜似亲妈的妈妈,她的死因也是一个意外。李月珍到农贸市场买菜,回来的路上在桥上看到桥下的东西,开头以为是死鱼,走进一看是死亡的婴儿,而且是二十七个死婴。她到报社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报社的记者,报社的记者在报纸上发文不成,在网上发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最后的结局却是,李月珍“被一辆超速行使的宝马撞得飞了起来,随后重重在摔在马路上,又被后面驶来的一辆卡车和一辆商务车碾过。”李月珍死后被送进了太平间,太平间突然塌陷,李月珍和那二十七个死婴神秘失踪了。李月珍和二十七个死婴的骨灰没有了。没有骨灰,却有骨灰盒,骨灰盒里是别人的骨灰,骨灰也造假。
小说并没有交待人死了到底去了哪里,余华没说到天堂,也没说到地狱。死者呆的地方很美,那里没有权力,没有支配和服从,没有尘世的喧嚣与烦恼。那是无根的美,是漂泊的美,是没有墓地的美。在那里,死人给死人穿殓衣、死人给死人送行、死人给死人戴黑纱、死人与死人对话、死人与死人下棋、死人与死人前行。死人与死人互相关爱,死人与死人平等,平等就在于“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说在前几部小说里,余华的生与死来源于历史,来源于生活,那么在《第七天》里,他的生活来源于网络,来源于微博。车祸、拆迁、天津蓟县大火、杨佳杀人、小女孩在废墟读书、网上卖肾、蚁族生活、婴儿尸体、底层的爱情悲剧等都是微博的主导性话题。他把微博事件搬上了小说,他把微博事件的里小人物的死转化为无意义的死。
在一个到处权力滥用的社会里,在一个权力主宰金钱的社会里,普通人的生与死没有意义,只有权力才有意义。人只是权力的工具和奴隶,也许这就是余华借助于他的小说所要说的话吧。
《第七天》的美中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这部分是因他的自由主义价值预设,降低了小说穿透人性的力量,部分是因他的小说主要取材于微博,从而使他的小说具有了碎片性,减少了反映现实的整体美感。别外,比较而言,就荒诞性来说,《第七天》超过了《活着》,就震撼力来说,《第七天》低于《活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4:08:09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木然,1962年生,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网络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权力制约的多维视域》。生于困难年代,在文革中长大,在改革开放后入学,在浪漫时期注入理想,在享受改革成果中变老。
自 从 造 天 地 以 来 , 神 的 永 能 和 神 性 是 明 明 可 知 的 , 虽 是 眼 不 能 见 , 但 藉 着 所 造 之 物 就 可 以 晓 得 , 叫 人 无 可 推 诿 。罗马书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BattleCN ( 陕ICP备05006600号 )

GMT+8, 2025-2-13 14:38 , Processed in 0.0470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