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杀,还是不杀?朱江明?Today 10:18
近日笔者休假在家中,整理挤压成山的电影和电视剧,顺便看了看了两部电影《菲利普斯船长》和《孤独的幸存者》。这两部影片均根据现实中海豹突击队的真实战例改编,之所以选择这两部片子,也是为军事评论的写作添加一些素材。
(图注:《孤独的幸存者》海报)
一、关于《菲利普斯船长》中的海豹
该片是根据2009年的真实事件改编。菲利普斯船长被索马里海盗劫持了四天之后,美国海军舰队组织了营救行动,在行动中,海豹突击队员击毙了三名海盗,菲利普斯船长安全获救,并成为美国英雄。在这部电影中,海豹突击队并非主角,他们在影片后半段才出场,尽管如此,他们的表现还是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影片中,海豹没有任何多余的台词,从本土乘坐运输机跳伞到海面之后,他们立即开始行动,唯一目的就是干掉那些讨厌的海盗,拯救人质。因此,整个谈判过程中,他们几乎没有生擒海盗的打算。指挥官唯一关心事,就是海盗是否都在狙击手能够准确命中的位置,出现战机之后,便毫不犹豫的下令处决掉他们。与此同时,另一艘军舰上被哄骗谈判的海盗首领,被安全人员制服然后带走。在这部电影中,海豹突击队就是来“杀人”的,而且他们做到了。
(图注:《菲利普斯船长》中的“处决”瞬间)
二、关于《孤独的幸存者》中的海豹
这是一部根据2005年美军在阿富汗失败的“红翼行动”改编的电影。在那次行动中,共有11名海豹突击队成员阵亡,前期负责渗透侦查的四名队员中,仅一人生还,是海豹突击队有史以来的单次行动阵亡人数纪录。
后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四名渗透进入阿富汗塔利班活动区域的侦查兵,在潜伏地点遭遇了三个当地牧羊人。当时他们面临几乎所有特种部队都面临的难题,到底是杀死这三个无辜的平民保证安全,还是放走他们?
最后,四人经过投票选择了放走这三人,随即该小组遭到塔利班的大规模围攻,导致三人战死。而赶来营救的海豹突击队直升机被塔利班击毁,又导致另外8名成员阵亡。
在这部影片中,海豹则没有那么干脆,他们必须在杀与不杀之间做出选择,而这个选择甚至关乎于他们自己的生命。
但是,他们选择放弃了杀人,等于是自己选择了一个惨痛的结局。
三、杀人是否真的很困难?
在《菲利普斯船长》一片中,海豹的杀戮行为不仅毫无难度,而且表现的非常专业。他们最终获得命令是“处置”,比起屠杀或杀戮甚至处决来说,这实在是个中性的名词。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战争是极少数一群人可以合法杀死另外一群人的法律状态。参与杀戮的人为了逃避自己内心的不安和负罪感,往往倾向于将这种行为中性化,具体的表现就是将之视为完成任务。
对于军人而言,合法的杀戮实际上就是在“完成任务”,这也是所有战争中杀戮行为合法的主要依据。然而现代社会的共识是,尽量避免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这种强大的舆论压力和道德规范,甚至使这个逻辑可以套用于其他非人类的动物身上。比如现在人们对日本围猎海豚的谴责,以及韩国、中国部分地区吃狗肉的道德争议。
战争中的杀戮行为自然也受到道德和舆论方面的约束,事实上,大国军队在武装冲突和战争中,其参与者经常会面临这样一种道德困境——如果在任务中遇到需要实施杀戮行为的情况,但这种杀戮行为的合法性存疑,那么,自己应该如何选择?
在《菲利普斯船长》一片中,海豹突击队的任务相当明确,那就是尽一切可能把被劫持的船长活着救出来,而四个海盗是造成船长生命受到威胁的责任人,同时也是造成海豹任务无法完成的障碍。所以根据上级的命令,现场的指挥员完全有足够的理由杀死这些海盗完成任务。这是他们表现得如此干脆的原因。
《孤独的幸存者》中,则完全不一样。由于当时通讯出现故障,出现突发情况之后,士兵无法得到上级的命令。而在执行任务之前,在上级所制定的“交战规则”约定中,遇到牧羊人并不属于已经约定的事项。现场的四名海豹必须自己决定是否杀死三个看似无害的平民——而且,别忘了,在这些平民中,还包括了一个未成年人。
此前,一位友人曾经对我说过一个故事,这位友人曾在伊拉克服役并参与了战争,之后加入美国警队。在他看来,在战争中杀人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不仅因为双方的距离较远,而且,在射杀对手的过程中,他甚至看不清对方的样貌,所以被杀的只是目标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类。而在国内的执法过程中,开枪前不仅能够清楚看清对方的外貌,而且其后还必须在法庭上陈述整个事件,对方的所有人生履历都会在法庭上被呈现。这两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回到《孤独幸存者》影片中海豹队员的选择,现场的指挥官不愿意承担责任,因此并未作出独断的决定。因此他们采取集体投票的方式来决定三个牧羊人的生死,然而其他队员显然没有人愿意承担因为杀死无辜者而带来的责任,无论是在法律还是道德层面的。所以投票结果是放弃杀死这三个平民,放他们下山。
如果你必须为这四名海豹队员找一个道德之外的理由,似乎只有“避免责任”能够自圆其说。尽管事后有不少分析认为,即便是杀死牧羊人也未必能避免塔利班的围攻,然而你不得不承认,现场人员做出了一个符合人道主义和战争法律的选择。
海豹突击队在这两次行动中的杀与不杀,实际上是军队行为中非常典型的心理状态。大部分受到过良好教育且纪律严明的军事单位,在面对杀害平民这种行为的选择上,都倾向于尽量避免而不是大开杀戒。除了制度上的限制之外,人性中同情弱者的因素也起到了颇为关键的作用。在红翼行动中,如果仅为一名牧羊人或者牧羊人是成年男性,并不包含未成年人。那么现场海豹队员的选择或许会有所不同,而结果也可能很不一样。
在海湾战争中,英国SAS特种部队的B20小队在执行敌后搜寻飞毛腿导弹的任务中,也同样遭遇“牧羊人困境”。他们同样选择放过可怜的牧羊人而遭到伊拉克军队围攻,在那次行动中英军小分队共有3人阵亡4人被俘,仅一人成功逃回己方基地。
(图注:柏林墙的倒塌)
柏林墙倒塌前夕,负责守卫围墙的东德士兵由于未曾接到准确的命令,最终选择放弃镇压且加入了推倒围墙的活动。即便在二战期间,比起纳粹党卫军来说,德国国防军的表现也相对人道,这是基于普鲁士陆军多年的传统专业教育形成的固有观念。
今天中国的网络舆论中,往往对于战争中的暴力和杀戮描述清晰,却对战争中人性的一面缺乏认知,而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却往往以理中客的身份自诩。
笔者对这种舆论风气颇不认同,由于战争的复杂性,我们既要肯定其残酷且反人类的一面,也必须认识到职业化的军队同样有着人道主义教育和规范。两者都是存在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而两部几乎前后脚上映的影片正好构成了一个硬币的两面。
…………
【注】本文原标题《两种海豹都存在》,当前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编:贾嘉
阅读(7682)评论?6赞5
分享到:腾讯微博QQ空间QQ邮箱新浪微博FacebookTwitter
朱江明
朱江明,知名军事专栏作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法博士、军事及国际政治评论人。
作者其它文章:外佣享有居港权是理想状态别把远程全自动狙击当真私有化的美军何时刹车以柔克刚的终极奥义传奇格斗技艺之泰拳
发表评论:
评?论同步:还能输入140字
精华评论
我是传奇人的一生:选对伴侣幸福一生;选对老师智慧一生;选对环境快乐一生; 选对行业成就一生。点我昵称让你能选对其中一个。
评论16 minutes ago
我是传奇海豹突击队在这两次行动中的杀与不杀,实际上是军队行为中非常典型的心理状态
评论17 minutes ago
我是传奇如果你必须为这四名海豹队员找一个道德之外的理由,似乎只有“避免责任”能够自圆其说。
评论18 minutes ago
SS狙击手军人首先是要服从命令,但是在得不到准确命令或者得不到命令的时候,就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了。不过……对于敌后作战的部队而言,所有非友方活动目标应该都是敌人,在无法规避的时候,就应该全部消灭。对敌人的仁慈永远都是对自己的残忍。
评论34 minutes ago
其实你也可做富一代古人云: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赚大钱, 不过,我却是想赚大钱,所以做大事, 有个大好机会来了,千载难逢的正派事业, 邀请您一同赚大钱,请您有耐心的来了解一个机会, 随著网络趋势横扫中国市场,就怕你没这个胆量投入! 有意者请点昵称了解
评论44 minutes ago
XIAOHEI这影评还是很不错的,和我看到后的感觉如出一辙!给你个赞!!
评论48 minutes ago
首页|?腾讯网|?腾讯微博|?腾讯视频|?全部作者
Copyright???1998-2013?Tencent.All?Rights?Reserved
腾讯出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