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网中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衣大炮

[复制链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12:3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象棋的“炮”写成“砲”不是错字,“砲”字本意是“抛”,早期大炮就是抛石器。以火药燃气压力为动力的“炮”,中国军队元末才开始使用。蒙古军械技师受火铳启发,将火铳变大为“炮”。当年因条件限制,也没变太大,内蒙古出土的大德二年火铳炮,长40厘米。
到明朝尺寸也没什么起色,正德六年十月铸造的“大将军炮”是当时的重型火炮,所谓重型规模——炮长80厘米长,口径20厘米。将军炮的这个尺寸,怎么看都像爆米花炉子。于是有了一种魂归童年的怀旧错觉。“嘭”一声炮响,云雾缭绕白烟袅袅,影影绰绰见我哥和我弟满地爬抢爆米花,银铃般笑声。
明朝前期火炮基本如此,温馨有余威力不足。其冲击力和射程都不够,还总炸膛,炮管嘣出一排洞,活像个笛子。此类火炮守城勉强,攻城没用。城墙于它而言是环球胡编的脸皮,根本干不透。万历33年,荷兰人带着红夷大炮来了。
在此之前中国人接触过西洋炮,正德16年明政府和葡萄牙打仗缴获过“长五六尺”的佛郎机炮,挺猛,能把胡主编脸皮打烂,但丫是二皮脸,打完还有一张脸,腆脸继续胡说八道,所以没觉得佛郎机有多厉害。而万历年间来的红夷大炮彻底让丫斯巴达。《明史》这样描述它“其所恃惟巨舟大炮。桅下置二丈巨铁炮,发之可洞裂石城,震数十里,世所称红夷炮。”主编懵了,一炮被干成没脸没皮。
红夷大炮弹药重,射程远,杀伤力大。膛腔设计符合气压原理,配备准星、照门铳规、窃远神镜、铳帚、铳照、旋刀、药旋、药撞、铳垫等附件。特别是炮管,管壁厚炮管长,长度6尺至1丈余,口径100毫米以上。明政府研发的本土炮和红夷炮区别太大了,一个是安全套,一个是下水道。
中国人第一次见识红夷大炮付出的代价很惨痛,隔着水面就把明军干翻了。文学家沈德符描述了红夷大炮与明军交战的情形:“第见青烟一缕,此几应手糜烂,无声迹可寻,徐徐扬帆去,不折一镞,而官军死者已无算。”事了提裤去,千里不留行。痛定思痛,中国人也要置办一个。万历皇帝三年不吃红烧肉,攒钱,买!17世纪初叶的红夷大炮,不啻于现在的原子弹。荷兰人当然不卖。约炮不成,万历就愁,万历48年,愁死了。
就在这一年,明政府得到了红夷大炮。
万历48年,东印度公司的“独角兽号”在广东沉没,据闻船上有红夷大炮。明政府组织水手下海捞。真有!但红夷大炮每门三千斤重,人力打捞不可能。三国称象小孩的做法启迪了水手:先用石块装船,开到沉船区后水手带铁索沉入水底勾住大炮,打捞船收紧锁链后将船上的石头抛下,靠浮力将炮从淤泥里拉出来。一共22门。
家祭毋忘告乃翁,还有曹冲。
明政府对这批捞出来的水货极受重视"锡以大将军号,遣官祀之",这批炮也确实不负所望。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率兵围攻宁远城,守城的袁崇焕将红夷大炮架设在城墙上。2月10日清军开始攻城,明军一炮把八旗兵轰的血肉横飞,尸积如山。“始攻宁远西南城隅,(明军)发西洋红夷砲,伤攻者甚众。”努尔哈赤也在这次攻击中被红夷大炮所伤,努尔哈赤满语意思是“野猪皮”,野猪皮厚不过胡编的脸皮,崩的薯片一样稀碎,不久含恨离世。
痛定思痛,满洲人也要置办一个。没费力就得到了,明政府到了崇祯时代已经烂的惨不忍睹。崇祯时,大学士徐光启请洋人制造红夷大炮发放各镇,但守将根本不想打仗,清军一攻就撤。这批炮很快到了满洲人手里“枪砲皆为贼有,反用以攻城。”崇祯四年正月,满洲人又在沈阳利用俘虏过来的工匠成功仿制了红夷大炮,定名“天佑助威大将军”。十二年,清军已拥有六十门自制大炮,这批炮在其后的松锦之战中,发挥极大战力,一炮把明政府轰成了火星文:日月正文广付……
红夷大炮最出风头的是“潼关之役”。顺治元年,豫亲王多铎追击李自成部队到达陕西。潼关是陕西门户,陕西是李自成家乡。再退没路。李自成从西安疾驰到战场,大顺军列阵迎战。农历腊月二十九,多铎在潼关十里处扎营,不打。大顺军小规模骚扰。多铎不打。二年正月初四大顺军再攻,多铎依旧固守不战。忍辱负重是因为多铎在等待红夷炮队。
初九,清军的红夷大炮到了。
李自成的军队本质就是流寇,军制和装备以冷兵器为主。火器也有,但没有建制化和规模化,清军的探马曾向多铎汇报说:“大顺军的重型火炮几乎没有,全是山炮。”这个东北籍探马的表述容易让人误会,他所说的山炮根本不是炮,东北话习惯把农民称为“山炮”,在他眼里,大顺的农民军确实全是山炮。也是口音问题,李自成曾下令军需官从荷兰调炮。不料属下听成了河南,于是调来了一批微型红衣炮:漯河产的火腿肠……
初十一,多铎开始进攻。李自成的军队长于流动野战,非常重视骑兵。骑兵的集团式冲击正中多铎下怀。一炮轰的战马四分五裂,“马裂主义”就此诞生。《清史稿》载,十一日,多铎进逼潼关。“贼众凿重壕立坚壁。于是举红衣炮攻之贼众震恐。我军相继冲入。诛斩无算。”第二天战役就结束了“十二日,贼众望风奔溃。计获马千余匹。辎重甲仗无算。”一个星期后李自成“焚其宫室。挈其子女。窜奔商州。”
红夷大炮为清军征伐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清政府对其也极度重视,重视到创造出一个炮神。"顺治十年。九月。癸巳朔。遣官祭红衣炮之神。"这个炮神长什么样?没查到。考虑到红夷大炮十二秒一发射速惊人。大概,跟雷政富差不多吧?
最后,关于红夷炮的名字。有写作“红夷”也有写“红衣”。严格来说应写作“红夷”。贵国习惯把外族人称为“夷”。荷兰就被他们称为”红夷“。之所以“红”,百度百科说“因为荷兰部队穿着红色军服,于是红夷。”这说法跟胡编一样是胡说八道,17世纪初荷兰即与中国接触,此时并没有统一军服,颜色杂乱无章根本不成体系。《明史》的解释相对准确——因为红头发被称为红夷。“和兰,又名红毛番,其人深目长鼻,发眉须皆赤。”为了这论调站得住脚,于是找荷兰人观察头发。可惜,我唯一认识的荷兰人叫罗本,这个不争气的,没头发。
写作“红衣”也没什么问题,因为满人讨厌“夷”字,改为红衣。《清史稿》就写成红衣大炮。为了名符其实,清军还在炮上盖一块红布,新娘子似的。这举动意味深长引人遐思,新娘子跟打炮,确实关系甚密。
(责任编辑:杨光)
阅读(4.5万) 评论 25 赞22
分享到: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邮箱
新浪微博
Facebook
Twitter

张发财
张发财,设计师,历史专栏作家。著有《一个都不正经》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428

帖子

6068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68

最爱沙发喜欢达人忠实会员社区居民追星一族原创写手

沙发
发表于 2014-1-7 14:11:38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关系甚密
less is mo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18

帖子

1315

积分

精灵王

Rank: 6Rank: 6

积分
1315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14-1-7 14:23:49 | 只看该作者
娘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744

帖子

0

积分

精灵王

Rank: 6Rank: 6

积分
0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原创写手

地板
发表于 2014-1-7 14:42:51 | 只看该作者
\"
......
但丫是二皮脸,打完还有一张脸,腆脸继续胡说八道,......
\"


写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15:08:46 | 只看该作者
骑兵的集团式冲击正中多铎下怀。一炮轰的战马四分五裂,“马裂主义”就此诞生。
自 从 造 天 地 以 来 , 神 的 永 能 和 神 性 是 明 明 可 知 的 , 虽 是 眼 不 能 见 , 但 藉 着 所 造 之 物 就 可 以 晓 得 , 叫 人 无 可 推 诿 。罗马书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744

帖子

0

积分

精灵王

Rank: 6Rank: 6

积分
0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原创写手

6#
发表于 2014-1-8 15:45:57 | 只看该作者
河东狮一声吼,就此造就了一个奇葩的教派,嫉妒教。
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

主题

5295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Rank: 8Rank: 8

积分
25322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7#
发表于 2014-1-13 11:05:12 | 只看该作者
菠萝兔好多言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

主题

5295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Rank: 8Rank: 8

积分
25322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8#
发表于 2014-1-17 08:48:29 | 只看该作者
fffffff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8:05:20 | 只看该作者
[quote=hammerdin,65152]菠萝兔好多言论啊[/quote] 转载而已,作者张发财是满族人,不过嘲笑起自己祖先来一点儿也不留情面啊。
自 从 造 天 地 以 来 , 神 的 永 能 和 神 性 是 明 明 可 知 的 , 虽 是 眼 不 能 见 , 但 藉 着 所 造 之 物 就 可 以 晓 得 , 叫 人 无 可 推 诿 。罗马书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BattleCN ( 陕ICP备05006600号 )

GMT+8, 2025-2-12 21:04 , Processed in 0.0451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