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然发觉,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很急进,有些时候是需要竞争,而有些时候则是被大伙挤的随了大流.
在我的印象中,身边的人到处都在抢,不管是抢东西,还是抢时间.本来提高办事效率是好事.可是有些东西并不是抢到时间就可以的.
只要有需要排队的地方,永远都不会有队伍,而是"一堆"人围在口处等待.当然前提是没有硬性规定要排队-比如机场比如GAJ等部门办事,你不排队就有维持纪律的人来纠正你。除了这些地方,基本上大家都在抢,虽然从人性角度来说,这个是正常的,能抢到东西为什么不抢,抢座位,抢…… 晚了就没了,自然就没了排队。
而其他一些地方则不然,你抢不抢,都抢不到东西。比如飞机降落时,等飞机停稳当了再打开电子设备,再打开安全带。
飞机上在降落时都会有提示:请做在座位上,等飞机停稳再打开安全带,再打开电子设备。而往往从起落架碰到地面的那一刻起,就能听见噼啪的声音和各种手机开机声。老实说,其实除非点子特别背,基本上飞机落地就没什么危险了,所以安全带的作用相比飞的时候小些--我说的是小,不是没有。而电子设备,其实现在的飞机都有很好的抗干扰系统,所以对这个严格来说也没什么大碍。但是,航空公司既然这样规定,那也一定有他的道理,至少是防患于未然吧。而从乘客角度来说,这时候你抢到几分钟提前,到了时间你一样也要等门打开了再下呀,而且很多人把手机打开后就放起来了,并没见到有着急的电话要报平安或谈业务。这就是抢了也白抢。
但一样有大把的人抢。可你抢到了什么呢?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抢,从小时候排队到长大后的排队,从小时候吃饭到长大后吃饭,抢时间,只要有集体的地方,则一定会有抢。仿佛“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样。
因为我们太穷了,这个穷,不是某某地有多少富豪,某某地地价多少,甚至不是某个禽类的一个屁有多高,而是穷。民穷,穷则饥,饥则急,急则抢。
我小时偶从父母那里听到过什么是饥荒,也听到过饥荒下的人们会做出什么事,那些事在我看起来有多奇怪,我也曾见识过某个岁月的片段的穷,对我来说,那也只是记忆中罢了。
中国从近代开始,民一直处在温饱线附近,稍微过了温饱,那就算是太平盛世了。而往往实际情况是一不留神,就得为生存挣扎了。一代人的穷导致了人性的自私和利己主义,而几代人的穷则把这种主义巩固沉淀下来。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民族性格--抢。什么都要抢,管他有用没用,只要抢了自己不吃亏那就抢,至于自己得不得利,那无所谓。于是他们抢位置,抢时间,抢物资……只要能允许的都要抢,可偏偏在公德意识,在社会责任,在工作效率上鲜有人抢。于是,我们在世界上“抢”的名声在外,却没人说中国人“勤”,反而“懒”“滑”名扬四海。
可你真的抢到了么?
可你真的抢到了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