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网中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侠"们的生存之道

[复制链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19:1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侠”们的经营之道

—— 从马云的太极禅说起

朱江明 Today 11:21
分享

(图注:马云打太极;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了李多钰老师的文章《太极的布道者在哪里》,对笔者颇有启发。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传统哲学和艺术颇为陌生,但绝对不会不知道中国功夫。从李小龙开始的中国历代功夫片演员,是中国功夫最直接的传播者。遗憾的是,中国功夫已经成为国家名片,却不像跆拳道和空手道一样,能够成为全球化且标准化的商业运动项目。
近年来,武术界各种力量一直在努力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从对抗性的散打王和武林争霸赛,到近日出现的充满魔幻色彩的十大掌门上天山,都是商业的尝试和炒作。马云和李连杰等人创立的太极禅,也是商业模式的一种尝试。李老师在文章中对马云的商业模式提出质疑,自然有其道理。但从其他角度考虑,笔者倒认为太极禅的模式也许有其可取之处。要真正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先详细地了解一下:在过去,武术的商业价值到底是什么?
和大多数人一样,笔者的武林启蒙来自于小说和影视作品。在武侠的世界中,各大门派的高手们总是为了绝世武功秘籍或者武林盟主的地位而争斗。在小时候,笔者就有一种困惑,他们争夺这些东西到底是图什么?一个大门派的掌门人,养了一群徒弟,天天除了练武不干别的,还整天满世界旅游美其名曰行侠江湖,他们吃喝旅游的钱是从哪来的?武侠小说没有解答过这个问题,直到笔者接触到真正的老派武林人士以后,才开始逐渐搞清楚旧日的武术盈利模式。
中国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两个武术流派是少林和太极,少林属于历代皇家支持的宗教,除了财政拨款之外还有当地的土地经营权和信徒的宗教献金。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则是一个地方氏族,有足够多的同宗青壮年去练习传承,也有相应的农村经济支持这项运动。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存在武林经济,武术仅仅是依托于其他经济活动的一种附属产品。
不仅少林太极这样的大武术流派如此,普通的民间武师也多半是依附于其他经济活动而存在。现在仍有一些老派民间武术家保持着免费收徒的传承习惯,他们表示自己绝对不收学费,与徒弟保持一种类似父子之间的关系。徒弟在学习之余,逢年过节会探望一下师傅,如果能带上一些礼物那自然是极好的。客观来说,这种关系确实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并没有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同时,这样的老师傅往往具有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免费教授徒弟是传艺,他们对于收费的武术教学不仅不理解,甚至有点鄙夷。
据相关报道,这种老派武师往往收不到几个徒弟,他们也对此表示非常苦恼;在自己总结原因时,总是归结为“现代人不识货”或者“年轻人吃不了苦”;他们会在夜深人静时感慨自己后继无人,绝世武功断了根。然而,这些老作风的武术家并未意识到,他们奉行的老式武术教育模式已经脱离了当代的经济模式。要搞清楚这一点我们还必须先了解为何古代人需要学武术。
中国自从订立科举制度之后,就开始奉行重文轻武的公务员晋升制度。即便是在弓马立国的满清,也只有八旗子弟能够享受到习武带来的国家政策倾斜。但是,汉族子弟却仍旧保持着习武的习惯,这又是为何呢?中国古代的公务员数量和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现代,因此在基层农村很多地方,治安和秩序的问题需要当地村民自主解决,这就是很多农村都有习武基础的原因。
笔者在香港举办的国际武术比赛中就见到很多农村传承的“土拳“,动作风格非常古朴,所使用的武器也多为改装的农具。基层农村的客观安全需求催生了农村武术的发展,所以武术成为很多地区农闲时的一种运动休闲方式。古代城镇的安全管理已经由政府负责,所以城市居民在没有什么需求带动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习武的必要。这也是武术之乡往往是农村而非城镇的根本原因。
搞清楚了习武的动机之后,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传统武术家会奉行这样的师生关系了。如陈家沟这种血亲型的地区不收学费是必然的,一些游方武师也很少会收取学费。因为这些外来的武术家,如果专业技术得到认可的话,地方的乡绅将会负担他们的生活费用,将其供养起来。这就是以前为何有穷文富武之说的原因,只有具有经济实力的家庭才有能力负担供养武师的费用。
基于中国人一贯重农轻商的文化传统,武术家作为被供奉的对象自然也要对商业活动表示出不屑,这样才能获得除了专业认可之外的道德肯定,也就是所谓的“德艺双馨”。当然武术家传承武术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供养。他们深知,自己老了之后即没有能力再继续为地方安全而战斗,也不能参与邻村邻乡争夺水源等的械斗,对乡绅就没有了利用价值。因此,他们除了储蓄之外,还必须找到一个可靠传人成为自己退休后的经济来源。
最可靠的传人自然是亲生儿子,所以武术往往是血亲相传,并且有着传子不传女的规则。这个规则并不仅仅是因为性别歧视,核心问题在于,古代妇女出嫁后经济不自主,根本没能力继续供养父母。当然,武术家不能只依靠血亲传承,为了保险起见还会收徒弟作为辅助性退休经济来源。即便是亲生子女也可能不孝,非血亲的徒弟自然更不可靠,因此武术家往往会留下一些绝招,或者至少让传人认为自己还留有绝招,避免因为年老被抛弃。现在常常有人诟病武术界这种传统,殊不知其核心原因是古老的商业模式决定的。
显然,过去免费的武术教育背后却是经济动机,只是收入不是明显的货币化而已。这并不仅仅存在于武术这种技术上,过去的手工业者学徒制度和武术的传承教育方式并无根本区别。中国古代有商业化成熟的文学书院,却没有商业化成熟的手工业、武术学院,核心原因在于,此类技术在当时的就业前景并不怎么样,整体社会地位也不高,科举考试的就业前景远远好于这些行业,所以理性人愿意为此付出金钱和时间。
这点使中国和日本以及欧洲武术发展大异其趣,在欧洲和日本,武术得到了贵族和国家的支持,有官方支持的武术行会组织,官办的剑术、刺枪学院具有和文化大学教育相当的地位。
而在中国古代,除了军队支持的武术训练之外,民间习武长期被压制。但是武术确实有客观需求,所以武术的传承和结社往往会进入地下化和神秘化的运作,这也成为近代武侠小说能够如此吸引人的原因。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看神秘的东西,中国的武侠文学就犹如西方的魔幻文学一样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
然而,在现代商业社会,要想继续靠神秘主义来维持行业发展是行不通的。近年来,武学大师如闫芳之流,纷纷被网络揭发成为丑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武术界仍有那么一些人坚持过去的神秘主义,甚至还有严重的崇古情节。这种现象实际上阻碍了现代武术的商业化进程,甚至给武术群体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由此看来,太极禅这种公开透明且走高端商业化的模式未必行不通,至少要远比太极老师傅在公园奉行免费收徒父子情深的老模式要靠谱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5

帖子

0

积分

精灵王

Rank: 6Rank: 6

积分
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追星一族

沙发
发表于 2013-7-30 20:27:00 | 只看该作者
武术已经很遥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712

帖子

0

积分

精灵王

Rank: 6Rank: 6

积分
0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板凳
发表于 2013-7-31 02:24:00 | 只看该作者
散打再努力點 看能不能進入國際賽事 加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BattleCN ( 陕ICP备05006600号 )

GMT+8, 2025-2-13 19:10 , Processed in 0.07257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