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网中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钱买好评缘于政府不自信

[复制链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15:4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两天,很多湖南邵阳市民都接到了一条短信。短信是邵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发来的。短信中称,邵阳人要说邵阳好,家乡才能真的好。请接到省里民意调查电话,同时给出了客观公正、积极评价的市民,凭通话记录可以领取300元误工补贴。(9月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省里民意调查的目的,本是了解基层真实社情民意,为科学决策、政府效能评价提供依据。结果邵阳市相关部门给市民群发短信,要求接受民意调查的市民说邵阳的好话,且市民可以凭“好话”通话记录领取补贴。这不是慷财政之慨收买民心,花钱买“好话”吗?民意如此被满意,实际上是对真实民意的嘲讽。
  其实,群众被满意、民意调查作假,是一件皇帝的新装。江苏省曾在对南通市的启东、海门、通州等地全面达小康情况进行随机电话民意调查时,当地干部就要求受访群众按照事先发放的标准答案回答提问,不少中小学放假一天,让学生背熟答案“协助”家长应对电话调查。陕西省武功县贞元镇为上级电话随机调查拟定了“好、满意、到位”等标准答案,让中小学生把传单带给家长……
  《瞭望新闻周刊》曾有报道说,部分地方干部乐于“安排性调研”,导致基层情况失真。在警车开道、层层陪同调研的状态下,领导干部很难看到实情、听到群众的真话,不仅无法联系群众,反而因种种扰民行为引起一些群众的反感。“调研基本靠排演”损害了党风,更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
  某些地方某些部门为了政绩需要,自导自演民意调查把戏,以领取数百元补贴为诱饵收买群众的“好话”,无疑不可取。不仅媒体要曝光,上级有关部门要启动调查、问责程序。不知从何时起,调查之前发通知,几乎成了惯例。发通知自然给工作不扎实者提供了弄虚作假的机会。有些地方平时工作抓得不到位,临时抱佛脚做表面文章,挖空心思讨好调查组。邵阳市给市民群发短信、上门做工作,花钱买群众的“好话”,就属于这种情况。
  民意调查本来就该实事求是,有人说好话,也有人说坏话。无论是调查者还是被调查者都要有听取“坏话”的雅量。如果政府工作做好了,何须担心群众说坏话?相反,如果民意调查结果整齐划一,被调查者统统说邵阳的“好话”,不蹊跷吗?
  花钱买“好话”缘于有人不自信。因为相关调研、调查结果关系地方形象与官员政绩,官员受政绩利益驱动热衷扰民、造假。虽然群众对数百元的“好话”补贴并不领情,还将此事捅到了媒体,但是,还有多少地方津津乐道于此呢?面对“被好话”的现实,仅有曝光批评远远不够,创新政绩评价体系,打破权力魔咒,监督问责给力,十分必要。创新检查评价机制,改集中检查为不定期检查,改电话调查为入户调查。少看汇报表演,多听听群众怎么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43

帖子

0

积分

圣骑士

Rank: 5Rank: 5

积分
0
沙发
发表于 2013-9-12 14:39:16 | 只看该作者
300快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9-12 17:19:45 | 只看该作者
比五毛强多了。
自 从 造 天 地 以 来 , 神 的 永 能 和 神 性 是 明 明 可 知 的 , 虽 是 眼 不 能 见 , 但 藉 着 所 造 之 物 就 可 以 晓 得 , 叫 人 无 可 推 诿 。罗马书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BattleCN ( 陕ICP备05006600号 )

GMT+8, 2025-2-13 06:31 , Processed in 0.0631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