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网中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替领导看家,还是为民意点灯? —— 对网络舆情分析师

[复制链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5:5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9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人民网联合启动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计划,在舆情行业正式推出了“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证书,今后这门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将凭官方证书“持证上岗”。对此,笔者希望探讨三个问题:
一、网络舆情分析师是一个职业么?
一个“行业”(occupation) 能否称为“职业”(profession) ,通常有三个标准:是否必须接受相关教育、具备职业知识,是否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认证、持证上岗,是否具有职业自主性和价值共识。
依此标准看:网络舆情分析师在职业知识上的确需要培训和学习,要初步掌握定性和定量、软件和人工、分析师和专业会商结合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的跨学科视野和思维。这次,人社部和人民网推出“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证书,又在认证层面提高了这个岗位的职业门槛。

(图注:网络舆情师,是替领导看家,还是替民意点灯?东方IC供图。)
不过,从职业自主性、价值共识、职业伦理角度来看,网络舆情分析师这个行业还面临诸多困惑和问题:大部分网络舆情分析师,都在政府宣传部门任职,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替领导服务,按照领导的“命题作文”来工作,他们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否拥有自主表达的空间?网络分析师的主要职责是“替领导看网”,但实质上舆情监测和分析的本质追求应该是“替民意点灯”,即把真正的民意告诉政府、告诉领导,以此推动政府改革和社会管理,当两者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他们如何选择?一个职业,要建立真正的价值共识,需要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伦理和价值系统,这点对网络舆情分析师来说尤其困难。
二、网络舆情分析师应该学什么?
从工作要求看,网络舆情分析师要学习三项基本技能:(1)舆情的分析和研判。通过概括剖析、抽样统计等方式收集和挖掘舆情,总结其特点,研判其趋势;(2)舆情报告的写作。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通过人工分析写出简明扼要的报告;(3)舆情应对的建议。能针对具体议题、复杂情境和政治生态,提出富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应对机制和对策。
表面上看,网络舆情分析师需要懂得数据分析,掌握网络舆情抽样、统计、分析工具和模型。实际上,比这些分析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懂得中国语境中网络舆情的复杂性,懂得转型社会中网络舆情的公共性,懂得舆情研究和分析对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他们对公众情绪要有敏锐的体悟,对网络文化要有贴近的观察,对刻板印象要有深度的理解,对社会心理要有深度的把握,对网络舆情要有理性的认知。
笔者以为,理解复杂中国才能研判复杂舆情,理解体制特征才能认识舆情功能。因此,网络舆情分析师不仅要知舆情分析之“术”,更要懂得舆情功能之“道”。
三、网络舆情分析这个职业的认证和兴起,意味着什么?
首先,网络舆情分析师的职业认证和兴起,意味着国家和政府已经把网络舆情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升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个职业在政府部门和岗位设置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从业规模也将越来越大。
其次,参与职业认证的人民网将拥有非常庞大、利润可观的培训市场。据媒体报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最新一期舆情分析师培训将在10月14日至10月18日举行,大学毕业生、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媒体从业者以及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培训共计36课时,包括舆情分析和研判方法、舆情危机处理与应对等8门课程,培训费和学杂费共计7800元。参加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将统一颁发职业培训证书。不久的将来,新华网舆情监测室等重点新闻网站和各省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或许都将推出类似培训课程。
最后,网络舆情分析师行业从业规模的扩大和人才需求的增加,可能会推动新闻院校设立相关专业或方向。不少高校已经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今后这个专业之下可能会专设网络舆情分析师方向,而且,可能会在新闻传播学院、信息学院之间进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说实话,在笔者看来,网络舆情分析师这个职业可能会是一把“双刃剑”:做的好,会推动政府跟公众的沟通、对话,以网络舆情促进社会进步;做得差,也可能会强化政府对舆情的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5:51:50 | 只看该作者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研究方向:新闻生产社会学、新闻从业者、新媒体与社会等。
自 从 造 天 地 以 来 , 神 的 永 能 和 神 性 是 明 明 可 知 的 , 虽 是 眼 不 能 见 , 但 藉 着 所 造 之 物 就 可 以 晓 得 , 叫 人 无 可 推 诿 。罗马书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BattleCN ( 陕ICP备05006600号 )

GMT+8, 2025-2-13 06:13 , Processed in 0.0469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