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网中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择医须谨慎,生死两由之!

[复制链接]

129

主题

428

帖子

6068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68

最爱沙发喜欢达人忠实会员社区居民追星一族原创写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09:1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打开电视,走在路上,铺天盖地的保健养生广告,鱼目混珠,把人都搞蒙了。到了医院医生各讲不一,要作的检查名目繁多,更是把人弄得云里雾里。怎么办呢。听他们的,把命交给他们的确不放心。我脚凉腰酸好几年,大小医院去好几个,主任医生、专家都找过,补钙、理疗、输液都试过,就是没有效果。找座堂中医,服了些汤药,还真的有点明目。中医怪,大医院的专家没法,小巷小店的小老头还碰窍能治。于是我想求证一下中医,是不是象有些专家学者讲的中医是巫医骗子。我买书、上网、到药店偷看座堂医生诊病。通过半年多的学习和自我诊治,困扰我多年的病基本上好了。其实中医不是有些专家学者讲的那么弦。
我谈谈体会。
中医的阴阳和五行是中医的基本概念,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阳是热能,阴是使热能有效吸收和有序耗散的控制力。
中医的土,金,水,木,火是人身体五种功能的形象类比。土是消化功能(主要脏器是脾胃)即热能的吸收;金是呼吸功能(主要脏器是肺)即热能的转化,将吸收的热能化合成身体能利用的热能;水是排泻功能(主要脏器是肾、膀胱)即热能的分配与回收再分配;木(主要脏器是肝、胆)是储藏与净化功能即热能的储藏与消毒;火(主要脏器是心)是的输送功能即将热能送达全身。
五行相生。有吸收的热能才可能有转化;有利用的热能才可能分配;有分配才能储藏;有储蓄才可能有输送;有输送才可能有能量完成吸收。这是一个相生的过得程。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五行相克。土是消化功能同时要控制热能的分配与排泻;水是排泻分配功能同时要控制热能的送达;火是输送功能同时要控制热能的转化;金是呼吸转化功能同时要控制热能的储蓄;木是储蓄和净化功能同时要控制热能的吸收;这是一个相克是过程。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要,木克土。
当然,这太简单了,不过由此可以打开理解中医的一道门。
寒热,虚实,表里。其实中医并不是人们想象那样不可理解,寒热就是温度超过或低于人体的正常值和人对这个值的主观体验。虚就是弱,我理解为人体某种功能的减弱或退化正邪矢调,出现偏多于邪方的症状,泛力,人体供能不足。实是正邪相争出现了相持争斗阶段的症候,痰饮、水湿、瘀血、发热等实在症状,因有争斗,正邪你死我活,所以感觉很难受。表里,表当然是表面,里就是里面。就象桔子一样,表好象是桔子的皮,里就是桔辨,缔结组织就是桔辨与桔皮相连的丝。
中医讲的脏腑看似好懂,因为这好象是西医解剖学中讲的脏器。其是大不一样,西医中的脏是指肉质的脏器结构及其孤立的主要功能。而中医中的脏腑主要讲的是功能,不是器关。中医把人体器关分为脏和腑。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内脏,腑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内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化水谷而不藏。五脏的肾藏精,这里的肾不只是指生长在腰上的那个腰子,而是指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如生发、生长、生殖、津液代谢等等。其余的脾、肺、肝、心均如此,主要指的是功能。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上焦指胸隔以上;中焦胸隔以下,脐以上;下焦脐以下的脏腑 )。六腑多为腔的器关,泻而不藏,因此以降为顺,通为用。
经络,我们现在的人理解起来太费劲了。因为我国自“五.四”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太深,无论什么都要从逻辑上去理解,只要逻辑上说不通的就不科学,不可信,近似科学迷信了。须知我们人的大多思维都不是逻辑思维。自然界的现象逻辑解释不清的事多的是,有的现象人类可能永远也说不清,因为人也是自然现象之一,也必定受其自身所居、所处的限制。中西医之争时,国家的大人物孟建柱说:“西医让人明明白地死,中医让人糊里糊涂地活”。中医是人类用取类比象思维方式观察总结从动物进化到人类整个过程的产物,是对生命形成、诞生到死亡整个过程的充分认识,其实用价值是客观的不容质疑的。
好了,我们现在来讲经络。经络有点象电线和蓄电池,经是电线,络是蓄电池。人体运行全身的气血津液要靠经络来沟通和传递聚散。人的心脏的功率只有一瓦多,不可能把血和其他津液打到身体的末端。我想心脏即是个泵又是一个指挥,泵的同时又指挥身体的各经络形成梯次的共振波,把功率扩大,把血和其他体液以及各种信息传达输送到各个部位,同时收集排除浊物。经络的这一工作状态只有生命存在的时候才有意义,一但生命终止这个状态就象云烟一样消矢得无踪无影。所以经络的这一现象人们摸不着看不见,只能感知它的存在,解剖学是无法证明的。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肺与大肠、膀胱与肾、胆与肝、心与小肠、胃与脾构成十二条经络,六对阴阳相对的圆运动经络。这些经络把身体组织成相当相当复杂的有机体,形成升降沉浮进退出入收敛发散有序的信息自有组织糸统。一旦升降沉浮进退出入收敛发散乱了病就与你相会了。
上面讲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寒热、虚实、表里、脏腑、经络。这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观察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他不是割裂的,现在的全息理论证明,一个局部带有整体的所有信息,中医任何概念都不是绝对,如土(脾胃),主要司运化,一定条件下它还有其他几行的功能,只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有个民间名中医潘德孚先生在北大讲授时对生命下了一个定义说:“生命是信息运行的一个自组织的过程”。生命不是身体,不是身体生病,而是生命生病,是生命信息自组织出了问题。我们的古人把人同自然界一切生物看成一样,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这一循环,好象又回到了家,所以视死如归是古人的生死观。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要受大气的形响,无不受春夏秋冬的制约。人的信息组织过程也是根据自然变化而自组织,以保证生命的健康。所以中医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身体出了问题长了东西,不能孤立的当作身体的病,割除就好了。说不定身体里长的东西就是生命组织过程中的某一程序的表现。有一个在美国的职业解剖专家他发现,上了80岁的老人都有癌瘤,并且都健康的活到了八、九十岁,但本人并不知道,也不是因癌症致死。身体里长了点小东西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就象人老了,头发要白,年级大了的老男人有前列腺炎一样,不要太在意了,不要如临大敌、如跌深渊惶恐不安,自己吓自己,吓死自己。长的东西如果是程序自组织过程中的,不动一点事没有,动了反而要摊上大事。等一等,看一看是上海中医大学院长、国家西医学会主任委员、中西医肿瘤专家何裕民教授讲的。
检查的指标高或低不在标准范围,不等于生命有病,在标准范围内不一定没有病;身体里长了东西不是一定会影响生命,人的健康与否主要是看生命体征,不全看生理指标。身体里长了东西,或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其他只是生命自组织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是生命运动过程中某些程序运行后的结果,这一结果同时也可能导致另一程序的错乱运行,是因也是果,首先是因。因此不能就病医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潘德孚老中医那里天下无癌,也无高血压病,糖尿病之说,只有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428

帖子

6068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68

最爱沙发喜欢达人忠实会员社区居民追星一族原创写手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09:14:26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的人穷,有点小病抗一抗,靠自身的修复功能把病驱走。身体是功能是用则进不用则退。现在的人怕苦,把自己的命交给别人,抗病能力越来越越差,条件好了,有点不舒服就去检修。有些医生也偷懒把人当成机器。人一进医院就象进了流水线,正合无良大夫之意,哪好吧,不管好孬检查-化验-开药-打针输液-动手术,尽量一应俱全,多多益善。没良心的大夫穿了钱,进医院的人机器也得到了折腾,皆大欢喜。好似汽车大修厂,进来的汽车少不了加水换油,换零件。全然忘了是人,是生物有自我修复自有组织功能的生灵。现在看病得练就一双孙大圣的火眼睛晶,医院医生大多是要讲效益的。他们象冬秋节卖的月饼,月饼不值几个钱,包装特值价,明的是皆大欢喜,实际是老板偷着乐。上当的买家还蒙在鼓里,把他卖了来吃早饭,他还说是好菜。
有水平的中医师认为生命在自组织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身体总会通过一些信息会告诉我们的,中医把这些信息叫做症,如发热、发寒、头痛、胃胀、肢凉、无力等等。很多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医院体检都正常,但是身体某处就是不舒服。这时身体已经告诉我们生命自组织某一程序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了。不是到汽修厂去找修理工,而是到电脑城去找程序员调理程序。中医就是电脑城的程序员,你座在有造诣的中医那里,他就会看你身体的呈现出来的颜色和形状、看动作的姿态、听你身体发出的声音、问你的方方面面、切你的脉。于是便略有所思(真正学通了的中医是不依据医院检查结果处方的,医院的检验结果只是参考)。按照中医的道,首辨其症属阴还是属阳;是病在里还是在表;是虚还是实;是那个脏腑,经络以及各经络之间相互的作用出现了这个症,此症可能怎么发展,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然后才确定治疗方法和法则,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按摸、针灸、汤药、食疗等不同的治疗手段。其治疗的基本原则就是调动人的自身功能,抗自己的病,使正气内存,正气内存则邪不可干,是帮助不是敌视,使身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睦相处,共生。就象国际政治一样,中国国内人民安居乐业,人心思安,外部邪恶势力再怎么挑唆也无干,只要同外部和谐相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中国就会少生病或不生病。诊病、治国同理,所以古人有不为良相亦为良医之说。
我们现在的人太迷信西医的指标了,不是说不信,而是不要迷信。对中医也有些人相信,其实也是用西方人的思维在理解中医,何大教授在谈中西治疗癌症时讲得非常明白,他说:
中医学的可归纳成两点:一是“调整”,一是“适应”,调整与适应都是为了让人活下去,症状消失;西方也可归纳为两点:“征服”或“替代”——要么杀死你(毒死、烧死),要么把你割了/换了(切除或移植)。它们可PK;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一是和谐为宜,一是干涉主义;前者,实际是妥协,后者追求的是根治!其实,这两个措施都有其价值的:只不过提醒一下,征服不了的,别忘了“调整”和“适应”。可见,治疗对策及着眼点上,中西医学是不一样的!两者并不存在对与错。
中西医学癌症关注的重点(视野和焦点)也不同。中医学临床重视倾听,可千万别异化为只看指标便能开方,一定要倾听患者的诉说;其实,患者来找你是有很多要诉说,有很多症状,中医就特别注重这些细节;西方医学注重的则是一大堆客观指标,检查结果等所谓客观性的东西!这里也不存在对与错。客观化指征的确需要;注重患者的感觉也没有错。何有如此差异?因为西方认为世界是“原子”构造的,结构决定一切;东方认为“气”的相互关系左右一切!这就是本质差异!西方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多变的;只有结构是稳定的。东方认为感觉是客观存在的,你须重视它。因此,一个好的临床医生,则须把两者结合起来。
东西方医学的期望值也不尽相同。中医学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中医诊病首辨阴阳,阴阳是人体的根本,阳是热能,阴是使热能有效吸收和有序耗散的控制力。没有了热能,还有人吗,或热能在体内乱释放人能没病吗。笔者注)我给你用药,改善症状,重新恢复平衡,目标达到,临床就好了!也许他只是症状消失,病还存在。临床太多的病人带瘤生存,他觉得我很好啦!指标不管了,活着就是。然而,西方讲究治愈;要求痊愈,指标没有异常,结构上最好也没有病理性异常。故中医学讲究“适度”,容易感到满足;西医呢?永远不会满足,它需要捆绑高科技。而高科技代价之高,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堪重负。
在方法使用上东西方异趣也大。中国人很少会创造新的方法,只是想和自然保持和谐,从原先存在的当中去寻找,善于借助原有的方式,除了来自自然的中医药外,还创造出丰富的自然疗法,并讲究手段的多样化,看重辨证论治,如创造了针灸、推拿、拔罐、点穴……别小看这些方法,它不仅低成本,而且,用得对路,往往效果不错。例如,肺癌病人,干咳很常见;我们的简单对策,建议他回去开开加湿器,调整环境湿度;或者到南方而居,常症状立马改善。西方则一心想征服,不断追求新的,创造新的,很像程咬金的“三斧头”,斧头不断换新的,化疗药几年更新一批,的确有进步。但各有各的优势。聪明的人是把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像人们娴熟地运用左右手,该出何手时,出何手!
何教授讲的是医生治病,我们对待自已的健康也应如此,不要迷信什么医,根据身体的情况该看中医就不要去看西医,应急时该找西医还得找,既是有过度医疗也得认了。现在主要是西医过度医疗,中医也一样,但中医毕竟过度不到那里去。可西医就不一样了,少则几百,多则成千上万,吓人啦。有位老中医观现在的病家,多少人上当,有的甚至搭出生命,他大声呼吁,择医须谨慎,生死两由之!
less is mo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804

帖子

4059

积分

精灵王

Rank: 6Rank: 6

积分
4059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原创写手

板凳
发表于 2013-6-25 12:28:4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太多的主观臆断,那个年代通讯很不发达,难以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归纳,总结。。。
所以才会一个神农尝了百草,就出了一套理论,完全忽略个体与地区之差异。。。

再比如,何首乌就乌了发,牛鞭就壮了阳,,,诸如此类,奥BO些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510

帖子

860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604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地板
发表于 2013-6-25 13:08:58 | 只看该作者
好多字  眼都看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5#
发表于 2013-6-25 13:56:0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是一门经验技术,不是科学。其核心理论就是道家的阴阳五行学说,这个更不是科学。但是中医学好了能治很多病,而且疗效并不比西医差。现在政府花大钱搞"中医科学化",其实是在走歪路。本来不是科学的东西,你硬要把它科学化,最后只能是不伦不类。
自 从 造 天 地 以 来 , 神 的 永 能 和 神 性 是 明 明 可 知 的 , 虽 是 眼 不 能 见 , 但 藉 着 所 造 之 物 就 可 以 晓 得 , 叫 人 无 可 推 诿 。罗马书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BattleCN ( 陕ICP备05006600号 )

GMT+8, 2025-2-13 10:13 , Processed in 0.0576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