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网中国
标题:
为什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韩国会变成一个基督教国家
[打印本页]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3-1 20:56
标题:
为什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韩国会变成一个基督教国家
过去一些年,全世界都见证了韩国基督徒令人瞩目的增长,2000年,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宣称自己是基督徒,首尔拥有世界12个大型基督教聚会中的11个,基督教对韩文化影响极大,就连传统根基深厚的佛教、萨满教和儒教的影响力都因此日渐衰退,并且韩国作为世界主要传教地区的地位也日益明显,2000年,共有10646名新教传教士连同未知数量的天主教教士,从南韩派往156个国家,仅次于美国。大家肯定会记得2007夏天,23名韩国基督徒在阿富汗遭到塔利班绑架的事件。
近年韩流不断,韩国文化随着韩剧席卷中国大地,精彩纷呈的料理,曲折缠绵的爱情故事,美丽的济州岛,日韩世界杯......无不让我们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近邻满怀好奇和好感.可是有心人也自然会注意到三星,现代的产业大潮,注意到端午申遗的争执,注意到近日卢武铉的风波,注意到1985年的光 州,以及揣测不断捕风捉影的核热点.还有就是前两年的阿富汗人质事件,其中韩人的基督身份惹人注目,看到上面的数据,于是不揣浅薄,提供自己的一孔之见,以待大家来参与讨论和指正.
韩国做了人家<唐以来的中国,甲午后的日本,板门店后的美国军事基地>多少年的朝贡国附属国和殖民地,民族主义由此兴起,异常发达,敏感.但韩国向来是在文化圈的边缘地带,没有自己足够独立的民族文化,所以在近现代列强环伺,不断被交易被出卖的惨痛教训之下,从李朝到后起的民族主义者都迫切需要一种凝聚民族团结的精神信仰,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完整.尤其韩战之后,南北分裂,冷战随时可能变成热战,在红 /色 恐/ 怖和国内军政府的高压政策下,普通民众更需要一种终极信仰来超越这个黑暗的现实,找到自己安身立命处.其实罗大佑的亚细亚的孤儿,不仅道出了当年台湾和今日大陆的民众新声,对没有归属感的韩国人来说,也是可以触动心弦的.
而且随着60年代末期开始的经济起飞,基督教文化跟随西方资本和技术以及市场开放而来,它积累了数千年的组织性和传教经验,是其他宗教不可比拟的,无疑是最成熟的宗教,相形下,佛教对期待来生超脱苦海的教义,已经不很适应于一个完成现代化转型的世俗化社会,儒家的血缘家族本位和以阶层来划分的人伦名分体系,也在家庭之外,逐渐让位于现代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对从传统专制中挣扎出来的韩国主流文化来说,已经是明日黄花,很难再维持主导性的价值取向了.一方面韩国文化的开新和民众精神的追寻有信仰的需要,另一方面基督教有满足此需要的能力,在信仰自由有基本保障之下,遂能相得益彰,一拍即合.
至于日本,它的神道教传统和天皇情结影响太深,而且在他们看来,两颗原子弹的投放导致的无条件投降是不公平的,这种屈辱使多数日本人一方面接受美国的宪法指派和制度安排,一方面却在文化上更固守自己的传统,以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而且日本对外来强势文化的消化和转化已经驾轻就熟,当年在汉唐和元朝的军事文化的巨大优势面前都可以产生出自己的史诗,民族文学,以及承接宋明理学的新的阳明学说,那么对于另一种全然不同的西方文化和宗教传统,其维护自身独立性的能力也就更强了.
其实中朝日韩在19世纪末面临的危机困境都大同小异,可是在短短一百多年里却呈现出如此不同的国家面貌和民族特色,作为儒家文化圈下的四个国家,其中的命运和差异确实值得好好思考,看看民国兴盛一时的教会学校和医院之后的无奈转变,看看开放后教会在沿海港台工厂的农民工中推广的徒劳努力,看看目前基督教家~庭%教@会在国内的艰难状况,也许答案的关键也就在其中了吧.
作者:
乐极生悲
时间:
2014-3-2 09:17
韩国电影我看过最好看的一部叫《密阳》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3-2 10:31
[quote=乐极生悲,76118]韩国电影我看过最好看的一部叫《密阳》[/quote] 有一部《北逃》也相当好,就是结局太惨了。
欢迎光临 战网中国 (http://battlec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