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网中国
标题:
那些坏人确实老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1-25 18:09
标题:
那些坏人确实老了
在我身处的珠三角小城中,改革开放后洗脚上田的农民企业家极多,按年纪推算,他们多为四零后和五零后。
其中有一位五零后,孩子相当争气,各级名校全靠自己考入,出国留学亦年年奖学金。他本人虽只读到初中,但精明干练。他曾这样慨叹:“如果我不是生在阿爷(他对毛泽东的习惯称谓)的年代,而是跟我儿子一样的环境,说不定会是个音乐家”,他说自己在乐器上极有天分,年少时摸什么会什么。他也羡慕儿子的书房和电脑,那是他在这个年龄时不敢想象的东西。他亦有许多五零后常见的一面,比如官本位思想颇浓,崇拜毛泽东,喜欢那些极假的战争电视剧。但他的特别之处是不乏自省(这也许与珠三角的地理环境和开放程度有关),甚至因此而矛盾,他说崇毛是一种从懂事起就被灌输的意识,这辈子都无法改变,但他也知道,他小时候的日子实在太糟,“阿爷这样搞绝对不行!广东这地方本来种什么长什么,可你要是去塘里抓几条鱼,在塘边种点菜,就成了资本主义,县里就要派人来搞你!”
与在“起跑线”上遥遥领先的红二代不同,这类曾被耽误却能白手起家的农民老板,发迹之路更为艰辛,他们的智商和情商自有过人之处,亦更具代表性。他们的优点与缺点、观点与思维、经历与际遇,可折射出一代人的复杂内心。以这位五零后老板为例,尽管他不乏自省,但身上仍有着许多同龄人身上的普遍特征,比如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成长,经历过人为导致的严重物质匮乏,有官本位思想,个人崇拜烙印难除,内心仍有“与帝国主义一战”的战争情结……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代人?
按他们当中许多人的说法,是奋发向上、理想主义的一代,但也有人不敢苟同,以“红卫兵”斥之,说他们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培育”出深入骨髓的暴戾之气。近来,关于摔倒老人讹诈帮助者、老人公交抢座之类的新闻层出不穷,扰人的广场舞亦被一些人称为大妈组成的“邪教”,凤凰网的一篇文章以“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来诠释这一现象,直指已经变老及正在变老的四零后和五零后,迅速成为近期流行语。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又想到了前面提到的这位五零后老板,便问他对“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句话的看法。他的反应是:点头表示同意,然后说了四个字,“这就是命。”
以他的文化程度,无法表达更多的东西,但我想,我懂他的意思——这一代人的命运和际遇,在幼年或出生时就已注定。因为,他们是“红旗下的一代”。
两个概念
我想先说两个概念,一是“一代人”,一是“一代人影响时代的滞后性”。
我常常拿“一代人”(尤其是40后和50后,即所谓的“红旗下的一代”,这个说法遵循的是“文化世代”的概念,以重大社会事件或历史运动为代际划分标记)说事儿,最常见的反对意见是“你怎么可以这样绝对?怎么可以用一个概念框死所有人?”然后就是各种论据,比如自己的爹不是这样,自己的娘不是这样……
其实,这种反驳混淆了概念。所谓一代人,并非指这一代际中的所有人,只是指代际普遍性,是“具有共同社会经验的人”,他们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人生观、价值观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红旗下的一代”中,也有很多人有着独立的性格、独特的思维,走着不一样的路,但代际普遍性是一个无法否定的存在。
我还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指改革开放前民风淳朴,社会主义亦取得了巨大成就,开放后则乌烟瘴气,人们利欲熏心,世风日下,以此来论证前三十年优于后三十年,甚至称四零后五零后远胜如今的八零后九零后。
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在逻辑上不堪一击,因为它忽视了“一代人影响时代的滞后性”。
衡量一个时代,要看这个时代的社会主体。对时代主体的评价,则要回溯他们的童年与少年时代。1949年到1976年之间,社会主体力量(即掌握话语权者)应是生于十九世纪末的那代人,以及所谓的一零后、二零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和价值观源自民国与传统,“民风淳朴”只能说是传承自“旧时代”,至于所谓的“巨大成就”,比如某些人津津乐道的两弹一星,其研究者亦是清一色的民国知识分子。那时的四零后与五零后,正在孩提或少年时代,其后便当上了红卫兵。而且,在这些年间,历次政治运动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呈现递进形态,始终在破坏曾经淳朴的民风。如破四旧这样的疯狂打砸抢行动,在物质上断裂了传统,而反右和文革时那些捕风捉影的举报、残虐的批斗,各种莫须有,则在精神上断裂了传统。
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社会主体力量恰恰是在反右、大跃进和文革期间成长起来的四零后与五零后。种种社会乱象,其实都可以在他们的“启蒙时期”找到影子,比如在城市建设上追求宏大,大建高楼与广场,破坏城市原有风貌甚至文物,审美水平低下,无疑有着大跃进时期的烙印;又比如贪腐,不但与1949年后便开始的特权特供一脉相承,也与这个年代的人经历过严重物质匮乏,因而对物质极度贪婪有关,从这一点来说,贪婪的官员与超市里不肯排队、疯抢打折鸡蛋的大爷大妈其实同源,区别无非是手中权力的多寡,你若是给一个蛮不讲理的广场舞大妈一点权力,她小人得志的嘴脸或许更加恶劣,让无数人烦不胜烦的“居委会大妈”们不就是典型例子吗?至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残虐嗜血批斗,捕风捉影的举报,以及各种上纲上线,亦是如今那些暴戾之气、复杂人际关系的根源。我们无法回避的是:他们如今真的变老了。
有意思的是,在生活中见过很多推诿功力极其高超的四零后与五零后。说起文革之乱,他们说自己只是被时代所裹挟,甚至认为自己没错,说起如今的社会乱象,他们竟摇头叹息,说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啊”,浑不顾道德败坏、造假横行、大肆破坏时,他们口中的年轻人甚至还未出生。其实,这也跟他们年少时的经历有关,他们习惯了“永远正确”。
一代人的普遍特征
不爱排队、不守规矩、横穿马路、随地吐痰……这些都是老人与准老人身上所常见的毛病。而这些不文明行为,其实仅仅是表征。
有次出游,早上吃酒店的自助早餐。一位五十多岁、北方口音的大妈在取了一份食物后,又开始选择酱料,众目睽睽之下,她竟然将酱料勺塞进嘴里一一尝试,再旁若无人般将沾了她的口水的勺子放回酱料碗。饶是见多识广的五星级酒店服务员,见此情景也目瞪口呆,上前劝阻时,却遭大妈大骂,其中有一句是:“我们家吃饺子都用一个醋盘子,吃火锅都用自己的筷子,你装什么文明!五星级了不起啊!”
这是一个相当极端的例子,没几个人能干出如此恶心之事,但她所用的借口却值得玩味。在她眼中,公域和私域之间并无界限,另外,讲文明就是“瞎讲究”。遇到事情,则用暴力方式解决。
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她的同龄人身上也极为常见。比如我们常见到的那些新闻:交警劝阻横穿马路的老人,反遭辱骂;老人逼人让座不成,一屁股坐在年轻女孩身上……
将道德、文明视为“假正经”、“瞎讲究”,当自己的不文明遭遇外界抨击时,就以辱骂甚至动手的方式去解决,这其实与1949年后的思维模式一脉相承,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了不敬畏道德、不遵守底线、不尊重知识。
(2011年8月30日中午,福州晋安区三八路,一名大爷骑电动车不小心摔倒,躺在路中间,四周围着几个群众,但无人敢上前去搀扶,只有两名小朋友上前将他搀扶起来。东南快报-东方IC供图。)
善恶观念、是非准则、道德约束,已得千年传承,但这一切却都被当成封建思想,与宗祠、祖坟、寺庙等实体的“封建遗留”一起被摧毁。而在政治运动中,那些捕风捉影的举报,莫须有的罪名,亲人间的反目,对老师和父母的批斗,批斗中的各种人格侮辱,武斗中的残虐,都使得耳濡目染的这一代人不懂得“底线”二字为何物。至于知识,“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足以说明一切。
“敬畏”二字缺失了,“匮乏”二字却随之而来。在我所接触过的四零后和五零后中,绝大多数经历过物质的匮乏,农村出身的自不必说,城市出身的即使有严重城乡剪刀差“庇佑”,即使大饥荒时期曾牺牲农村力保城市,但他们仍有饥饿的经历,至于食物之外的其他物质则更是匮乏。
因为物质匮乏,也因为必须要在残酷政治运动中自保,这一代人的功利主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说到功利主义,其实是1949年后并不公开宣扬却堪称混世法宝的东西。尽管所谓的“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终日被某些人挂在嘴边,但做起来却绝非那一套。最明显的例子要算是知青回城,当年的知青们都梦想回城,但吊诡的是,回城指标的分配要看觉悟,于是就出现了搞笑的一幕:要想有机会回城,就得把“扎根农村、改造自己”这些自个儿压根不相信的话挂在嘴边。通过说假话、表忠心来获取利益,这无疑是极端功利主义的一种体现。至于女知青为了回城甘受村干部凌辱,固然可怜,但同样让功利主义在内心扎根。
关于这代人的功利主义,后辈其实频频遭遇。为达目的,他们往往不择手段,凡事喜欢钻空子、找关系。而在生活细节中,这种功利主义亦有体现,比如坐下来就告诉你“只有考公务员才算正经工作”的大妈,其所看重的“稳定”实则也是一种功利主义。至于将书分为有用和无用,要求孩子只看有用的书,不看所谓“闲书”,也是典型的功利主义思维,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熏陶”和“底蕴”这些词都是不存在的。还有那些学棋学钢琴的孩子们,家长们所考虑的往往不是陶冶性情,而是考试加分。有人说,这些都是社会风气所迫,可制造这些社会风气的,不还是这代人吗?
功利主义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所造成的逆淘汰。这种逆淘汰不但存在于1949年到1976年间(无数工商业精英和知识分子被打倒甚至迫害致死),也存在于近三十年间。改革开放之后,许多发迹者都是当年红卫兵与造反派中的“佼佼者”,他们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体系中浸淫日久,在政治运动中经历过浮沉,在政治上更懂得如何揣摩、如何靠拢、如何投机,他们也在政治运动中积累了许多“管理”经验,能说会写(靠演讲和写大字报练出来的),加上经历过各种嗜血批斗,胆子远大于常人,因此上位极快,影响亦坏,甚至影响了近三十年的政治生态。
这代人还有一个普遍性特征,那便是习惯专断,容不得不同意见,也不懂得倾听。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只知“永远正确”,只知“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赞成,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都要反对”,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已深入骨髓。既然与我不同,那就必须打倒,成了许多老人的言行准则。
如今那些社会乱象,如今那些老人恶行,都可以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找到因子。
拒绝和稀泥才是对这个时代的真正尊重
杨恒均先生曾在《生日感怀》中写道,自己的父亲曾这样评价自己教过的老三届学生:“被那样洗过脑的人是不可救药的,得等到他们也死去,中国才有希望。”相比之下,凤凰网那篇专题文章的最后一句则显得含蓄:“有些事只能留待时间去解决。”
相比之下,某报所刊的一篇文章却把矛头指向了批评者。作者认为,因为某些老人的恶行,将所有老人都称为坏人是不对的,进而指出,中国社会有一种不好的现象,代际之间常常互相指责,这其实是一种年龄歧视。这些说法看似“理中客”,其实又犯了偷换概念和和稀泥的毛病。
正如前文所说,“一代人”所指的并非该年龄段的所有人,只是指其代际普遍性,何谈“将所有老人都称为坏人”?若按这个逻辑,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也须改名了。至于将代际间的互相指责视为歧视,更是典型和稀泥。并非所有批评都是毫无道理的指责,遇到冲突,应先问是非。
如扰人广场舞、公交抢座之类的老人恶行,确实不是所有老人所为,甚至可视为相对极端的例子,但我们更应看到,如功利主义、肆意干涉他人私权、无敬畏之心、不尊重知识等,在这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总或多或少存在。别的不说,那些一天到晚逼婚,使得年轻人过年都不敢回家的父母们,不就暴露了“非黑即白”(结婚才正常,不结就不正常)、肆意干涉他人的毛病吗?
从极端例子出发,探寻普遍性,揭露问题根源,才是对这个时代的真正尊重。
(责任编辑:王晶)
作者:叶克飞,80后,专栏作家,文字多与玩有关。出版有《金庸政治学(1)》、《残酷世界和最爱的你》等。
作者:
harold
时间:
2013-11-25 18:34
那些人确实老坏了
作者:
maya_i
时间:
2013-11-25 20:00
凡是批判一代人的,都是想挑起人民内斗的。以前批判80后,后来说90后不行了,现在开始批50后. 无非是指桑骂槐,贩卖私货罢了。
作者:
雨中过客
时间:
2013-11-25 20:20
又见凡是。
作者:
fatbarbar
时间:
2013-11-25 21:15
文章作者是个80后,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不是一般的狭隘。
事实上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还是城乡的二元制社会,城市人口相对文化程度和文明教养要高一些,农村人口则粗放随意的多,这是经常被城市人嘲笑的,叫他们乡下人。就在近10年里,我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很多适龄老人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子女进城养老,于是此类事情就显得更多了些,如此而已。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1-25 21:23
玛雅人确实是老了。
作者:
mf好好好
时间:
2013-11-26 11:07
只能说每个时代大多数人总是牺牲品!
作者:
teptep
时间:
2013-11-26 15:21
在手机上随便找个诈骗电话拨过去,能碰到几个老货?都是年轻人。作者2货
作者:
fatbarbar
时间:
2013-11-27 00:07
坏人的大部队还没有老,再等20来年吧。
作者:
被关了
时间:
2013-11-27 00:38
第一段,第二段重复强调这代人为后代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然后抱怨“县里打资本主义”
这不是为g。cd的改革开放唱赞歌吗?
这五毛当得也太恶心了!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1-27 02:04
作者思维不够严谨,应该从老人负面报导越来越多的现象入手,得出老人占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这个事实,然后罗列若干数字和现状证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进一步批判万恶的计生制度,最后再把屎盆扣在某个提倡人多力量大的人身上。这样一来不但读者看着兴奋,逻辑也找不到漏洞。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1-27 11:00
[quote=mirac1e,49968]作者思维不够严谨,应该从老人负面报导越来越多的现象入手,得出老人占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这个事实,然后罗列若干数字和现状证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进一步批判万恶的计生制度,最后再把屎盆扣在某个提倡人多力量大的人身上。这样一来不但读者看着兴奋,逻辑...[/quote] 日本没有实行计划生育,还奖励多生育,但人口老龄化现象也很严重。所以不能把所有罪行都推到毛主度身上。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1-28 01:24
[quote=抵押菠萝兔,50019]日本没有实行计划生育,还奖励多生育,但人口老龄化现象也很严重。所以不能把所有罪行都推到毛主度身上。[/quote] 这里纯粹讨论逻辑不讨论是非:某人因为中了奖所以有钱了;但反过你说认识一个人没中奖做生意也发财了,所以他没中奖。你不觉得别扭么?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1-28 09:48
[quote=mirac1e,49968]作者思维不够严谨,应该从老人负面报导越来越多的现象入手,得出老人占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这个事实,然后罗列若干数字和现状证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进一步批判万恶的计生制度,最后再把屎盆扣在某个提倡人多力量大的人身上。这样一来不但读者看着兴奋,逻辑...[/quote] 老人负面报道增加与老人占人口比例增加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你的第一句话就不合逻辑。
作者:
Wing
时间:
2013-11-28 20:23
[quote=抵押菠萝兔,50173]老人负面报道增加与老人占人口比例增加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你的第一句话就不合逻辑。[/quote] 我觉得不仅和老人占人口比例增加有关系,还和人口素质普遍提高了,就看不惯很多老人有关系,您觉得和什么有必然的关系呢?帮上帝代下言呗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1-29 01:26
[quote=抵押菠萝兔,50173]老人负面报道增加与老人占人口比例增加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你的第一句话就不合逻辑。[/quote] 怎么会没关系,打个比方:原来总人口10亿,老年人有1亿,干坏事的比例是万分之一,老不老人比例都一样,那么每看到100件坏事有10件是老人干的,其他90件不是老人干的;现在总人口有15亿,老年人有3亿,干坏事的比例保持不变,老不老人都一样,那么每看到100件坏事就有20件是老人干的。这之间的差距不是一般的明显吧?
一个简单的逻辑居然费这么大功夫来注释,和抒情文转载发烧友交流确实有困难。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1-29 09:02
[quote=mirac1e,50258]怎么会没关系,打个比方:原来总人口10亿,老年人有1亿,干坏事的比例是万分之一,老不老人比例都一样,那么每看到100件坏事有10件是老人干的,其他90件不是老人干的;现在总人口有15亿,老年人有3亿,干坏事的比例保持不变,老不老人都一样,那...[/quote] 想证明一个观点很难,想驳倒一个观点很容易,一个反例就够了。
日本近几十年来老龄化严重,但老年人负面报道并没有增加,你不用说日本养老搞得好什么的,这一个例子就能够证明你是错的。
作者:
Wing
时间:
2013-11-29 20:31
[quote=抵押菠萝兔,50273]想证明一个观点很难,想驳倒一个观点很容易,一个反例就够了。
日本近几十年来老龄化严重,但老年人负面报道并没有增加,你不用说日本养老搞得好什么的,这一个例子就能够证明你是错的。[/quote] 也许日本人的年轻人素质不断变差,反而显得老年人素质高了呢?呵呵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1-30 00:25
[quote=抵押菠萝兔,50273]想证明一个观点很难,想驳倒一个观点很容易,一个反例就够了。
日本近几十年来老龄化严重,但老年人负面报道并没有增加,你不用说日本养老搞得好什么的,这一个例子就能够证明你是错的。[/quote] 我说:a君生孩子和他结了婚有关系。你说:b君也结婚了,但他没生孩子,所以我是错的。
我真的很佩服你的逻辑。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1-30 00:39
[quote=抵押菠萝兔,50273]想证明一个观点很难,想驳倒一个观点很容易,一个反例就够了。
日本近几十年来老龄化严重,但老年人负面报道并没有增加,你不用说日本养老搞得好什么的,这一个例子就能够证明你是错的。[/quote] 另外,既然你肯定“日本老年人负面报道没有增加”这个结论,那么你一定有这方面的依据,麻烦给出具体数据和数据出处。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1-30 00:44
[quote=mirac1e,50468]我说:a君生孩子和他结了婚有关系。你说:b君也结婚了,但他没生孩子,所以我是错的。
我真的很佩服你的逻辑。[/quote] 抱歉,你自己的说法是“结婚与生孩子之间有因果关系”,因为结了婚,所以会生孩子,又举了A的例子。我倒是觉得结婚未必就一定能生孩子,而且不结婚也可以生孩子,我举了B的例子。难道我说得不对吗?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1-30 00:48
[quote=抵押菠萝兔,50470]抱歉,你自己的说法是“结婚与生孩子之间有因果关系”,因为结了婚,所以会生孩子,又举了A的例子。我倒是觉得结婚未必就一定能生孩子,而且不结婚也可以生孩子,我举了B的例子。难道我说得不对吗?[/quote] 我啥时候说过结婚“一定”能生孩子?不是“一定”就没有因果关系?这么说“因为是女性,所以可以怀孕”就是错的咯。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1-30 15:21
[quote=mirac1e,49968]作者思维不够严谨,应该从老人负面报导越来越多的现象入手,得出老人占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这个事实,然后罗列若干数字和现状证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进一步批判万恶的计生制度,最后再把屎盆扣在某个提倡人多力量大的人身上。这样一来不但读者看着兴奋,逻辑...[/quote] 从老人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入手,也无法得出老人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这个结论。
这个结论是统计出来的,不是你按比例推测出来的。你这句话就不合逻辑,你总不能从青少年犯罪数量逐年增加这个现象推理出我国青少年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吧?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1-30 15:25
广州青少年犯罪逐年增加 工读学校拟增至7所
2010年10月22日01:52南方日报雷雨我要评论(2)
字号:T|T
南方日报讯 酝酿十年之久的增办工读学校一事已经提上日程。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教育局获悉,广州将扩大工读学校办学规模,计划番禺、越秀、白云、海珠、荔湾、天河六区各增办一所,并对目前唯一一所工读学校扩招。
据了解,工读学校是指招收12周岁至17周岁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不适宜留在原校学习,但又不够刑事处罚或劳教、少年收容教养的中学生的学校。例如一些屡犯校规、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问题学生。广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负责人介绍,全市学生犯罪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广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及公安部门曾经推算过,全市中小学约有5000名品德行为偏常学生及有违法行为的学生,这还不包括非广州户籍的学生。
目前广州唯一的工读学校——新穗学校校长谢永德表示,新穗学校正在大规模原地扩建,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12年建成。扩建后初中将从现在的6个班增至18个班,还考虑增设职业高中部并招纳女生。
记者 雷雨 通讯员 简铭儿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2-1 04:17
[quote=抵押菠萝兔,50538]从老人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入手,也无法得出老人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这个结论。
这个结论是统计出来的,不是你按比例推测出来的。你这句话就不合逻辑,你总不能从青少年犯罪数量逐年增加这个现象推理出我国青少年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吧?[/quote] 从你们嘴巴里说出“逻辑”和从太监嘴巴里说出“阳具\"一样,匪夷所思。
青少年犯罪数量逐年增长,你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报导,可从没听你们说“不是少年犯罪了,而是犯罪的长成少年了”,只听到你们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2-1 04:24
[quote=抵押菠萝兔,50539]广州青少年犯罪逐年增加 工读学校拟增至7所
2010年10月22日01:52南方日报雷雨我要评论(2)
字号:T|T
南方日报讯 酝酿十年之久的增办工读学校一事已经提上日程。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教育局获悉,广州将扩大工读学校办学规模,计划番禺、...[/quote] 你们在16楼说“日本老龄化严重,关于老人的负面报道没有增多”,我在19楼请求你们给出数据和数据来源,老半天的,怎么就只转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广州青少年犯罪增加的报导?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2-1 13:42
[quote=mirac1e,50635]你们在16楼说“日本老龄化严重,关于老人的负面报道没有增多”,我在19楼请求你们给出数据和数据来源,老半天的,怎么就只转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广州青少年犯罪增加的报导?[/quote] 不要一口一个“你们”,我要是真有个什么组织早就发家了,还用两头当房奴吗?
日本近年来犯罪率逐年下降,但老年人轻微犯罪却有增长的趋势,这个就很难解释了,也许与多年来经济一直不景气有关系。不过日本人比较敬老,有“为尊者讳”的习惯,所以在日本本国的媒体上,基本看不到老年人的负面报道。而且相对来说,日本老人是最有钱的群体,他们在旅游和医疗上的花费是非常大的,下面是《日本经济新闻》的调查:
老年人手头悄悄富裕
日本年轻人倾向于有钱不爱花,中年人是有钱投教育,老年人的情况又如何呢?事实上,日本最为富裕的,就要属老年人了。
目前,日本的个人金融资金总和约在1500兆日元左右。其中,占六成的900兆日元都掌握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手中。再加上日本的养老金制度比较健全,因此,日本老年人过世后,平均每人留下的现金在3000万日元以上。真是钱在银行,人在天堂。
尽管日本老年人手头阔绰,但其花钱的方式,却主要体现在医疗费方面。日本一年间的国民医疗费总额为37兆4202亿日元左右,其中,有近六成都来自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每名老年人每年至少要支出医疗费70万2700日元以上。
如何能让老年人睡在银行里的储蓄流入市场,刺激消费,就成为日本政府和日本商界的共同课题。三得利推出了符合健康标准的老年人威士忌,“Mi-Look”手机拥有GPS卫星定位、老人活动记录器、紧急感应绳等多项智能设备,丘比公司推出了老年人更易嚼的“温和菜谱”系列袋装熟食,大型连锁游戏厅除为老人提供毛毯,开设专门的游戏讲座外,还特别推出“怀旧游戏”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连锁便利店、干洗店、快餐店等也都推出了为老人送货上门,取货上门服务……真是在“银发经济”战略上下了不少功夫。
但是经日本厚生劳动省调查获悉,老年人最优先使用金钱的地方,除自身的医疗保健外,就是孙子、孙女。看来,要想让日本老年人心甘情愿的变死钱为活钱,就只有打“亲情牌”了。为此,2013年4月,日本政府又推出一个有时限的政策。如果老年人能在生前一次性地将1500万日元赠予孙子、孙女做“教育资金”,就可免交这部分的遗产税。该优惠政策将截止到2015年12月。这一笔笔“教育资金”会为日本经济带来何种效果,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2-1 13:45
[quote=mirac1e,50634]从你们嘴巴里说出“逻辑”和从太监嘴巴里说出“阳具\"一样,匪夷所思。
青少年犯罪数量逐年增长,你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报导,可从没听你们说“不是少年犯罪了,而是犯罪的长成少年了”,只听到你们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quote] 你总不能说“犯罪的幼年人长成了青少年”吧?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2-2 03:32
[quote=抵押菠萝兔,50697]不要一口一个“你们”,我要是真有个什么组织早就发家了,还用两头当房奴吗?
日本近年来犯罪率逐年下降,但老年人轻微犯罪却有增长的趋势,这个就很难解释了,也许与多年来经济一直不景气有关系。不过日本人比较敬老,有“为尊者讳”的习惯,所以在日本本国...[/quote] 从老人负面报导多,跳到日本老人没坏,再跳到日本养老搞得好,再跳到广州青少年犯罪增加,再跳到日本养老生活很写意......煞费苦心,用心良苦。
你们在16楼提出“日本老龄化严重,关于老人的负面报道没有增多”的观点,我在19楼提出求证,在25楼再次恳求,至今几十个小时过去了,数数你们也回了5贴,对此却完全没有回应,是在整理资料还是这个现象就是拍个脑袋放出来而已?
从12楼开始,你们一直搞时空大转换,有多少回复是应答我提出的问题而的?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2-2 06:59
[quote=mirac1e,50839]从老人负面报导多,跳到日本老人没坏,再跳到日本养老搞得好,再跳到广州青少年犯罪增加,再跳到日本养老生活很写意......煞费苦心,用心良苦。
你们在16楼提出“日本老龄化严重,关于老人的负面报道没有增多”的观点,我在19楼提出求证,在25...[/quote] 拜托再看一下26楼的第一段话。你深更半夜地回复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看帖不认真吗?
作者:
大力牛魔王
时间:
2013-12-2 14:00
再过几十年,还会有人说“坏人老了”,总会有人不肯面对当下时代产生的问题,而把一切推给历史。
作者:
harold
时间:
2013-12-2 16:51
跟抢走不跟抢走。。。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2-3 01:42
[quote=抵押菠萝兔,50844]拜托再看一下26楼的第一段话。你深更半夜地回复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看帖不认真吗?[/quote] 我希望看到数据和数据来源,你们引用出一段抒情文字,你们太偏科了,应该纳入部分理科新鲜血液。
我比较喜欢从逻辑和数据来推测观点,和你们习惯从抒情式的表述中遐想出结论的习惯不一样。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2-3 13:15
[quote=mirac1e,51097]我希望看到数据和数据来源,你们引用出一段抒情文字,你们太偏科了,应该纳入部分理科新鲜血液。
我比较喜欢从逻辑和数据来推测观点,和你们习惯从抒情式的表述中遐想出结论的习惯不一样。[/quote] 你自己说的话都不合逻辑,也许我应该用“你们”这个词,你们也应该招收点高学历的网评员了,怎么也要有高中学历吧,起码说话要通顺、符合逻辑,另外你们的待遇也该大幅度提高了,现在物价飞涨、房价飙升,每帖五毛怎么活啊?至少也要六毛!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2-4 01:57
[quote=抵押菠萝兔,51183]你自己说的话都不合逻辑,也许我应该用“你们”这个词,你们也应该招收点高学历的网评员了,怎么也要有高中学历吧,起码说话要通顺、符合逻辑,另外你们的待遇也该大幅度提高了,现在物价飞涨、房价飙升,每帖五毛怎么活啊?至少也要六毛![/quote] 问题答不上来也犯不着耍泼吧,俺一天只发几帖,还都是回你们的帖,没你们资源这么丰富,可以精挑细选的转载出数量大、多角度而又目的单一的文章。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2-4 12:10
[quote=mirac1e,51356]问题答不上来也犯不着耍泼吧,俺一天只发几帖,还都是回你们的帖,没你们资源这么丰富,可以精挑细选的转载出数量大、多角度而又目的单一的文章。[/quote] 日本似乎没有统计局,有些数据在网上也不好找,但是你要明白,犯罪率和负面报道不一定存在必然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有可能犯罪率上升了,但负面报道并没有增多,这个道理你总不会否认吧?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2-5 03:29
什么“犯罪率和负面报道不一定存在必然的正相关性”都来了,我只不过想知道你们得出“日本老龄化严重,但日本老年人负面报道比例没有增加”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出自哪里而已,你们东拉西扯老半天了也没点干货,这个论点该不会又是瞎想出来的吧?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2-5 19:35
[quote=mirac1e,51632]什么“犯罪率和负面报道不一定存在必然的正相关性”都来了,我只不过想知道你们得出“日本老龄化严重,但日本老年人负面报道比例没有增加”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出自哪里而已,你们东拉西扯老半天了也没点干货,这个论点该不会又是瞎想出来的吧?[/quote] 依据就是日本各大媒体的报道啊,原来是0,现在也是0,你说是不是没有增加?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2-6 00:14
[quote=抵押菠萝兔,51816]依据就是日本各大媒体的报道啊,原来是0,现在也是0,你说是不是没有增加?[/quote] 啊,这么说所有日本的媒体报导,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电台、门户网站等等,你们都一直在留意并且有具体的记录?这么说来你们人力资源还真是充足。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2-8 14:18
[quote=mirac1e,51906]啊,这么说所有日本的媒体报导,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电台、门户网站等等,你们都一直在留意并且有具体的记录?这么说来你们人力资源还真是充足。[/quote] 跟你们比还是有差距的,你们的价格优势太突出了,因为有庞大的失业大军做后盾,你们甚至可以接受每帖五毛人民币的工钱,不保底还有最多1000元的封顶。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2-10 02:12
[quote=抵押菠萝兔,52543]跟你们比还是有差距的,你们的价格优势太突出了,因为有庞大的失业大军做后盾,你们甚至可以接受每帖五毛人民币的工钱,不保底还有最多1000元的封顶。[/quote] 一个依据你们的回帖推出的合理的结论,何至于如此抓狂,气急败坏到这个层度?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2-10 14:51
[quote=mirac1e,53007]一个依据你们的回帖推出的合理的结论,何至于如此抓狂,气急败坏到这个层度?[/quote] 你们推导出的结论,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也不知道是你们的逻辑有问题还是智商有问题。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2-11 01:45
[quote=抵押菠萝兔,53111]你们推导出的结论,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也不知道是你们的逻辑有问题还是智商有问题。[/quote] 又在胡说八道了,我只是说合理的,没说过一定是正确的。举个例子,我说:李双江姓李,所以李天一也姓李,这是合理的,你们非得说李绩姓李,他爸姓徐,所以我是错的,这就没有意思了。
“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具体是哪个?说说看,12楼的,21楼的,38楼的,都被略过了,除了满口胡言你们究竟还懂什么?顾左右而言他,怎么这么猥琐?
逻辑?抒情文转载发烧友,说这东西,别恶心死正常人。
作者:
xilihutu
时间:
2013-12-11 09:45
[quote=抵押菠萝兔,53111]你们推导出的结论,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也不知道是你们的逻辑有问题还是智商有问题。[/quote] 我真佩服你这耐心,王利发遇见大兵不得不对话是因为形式所逼,你跟个文盲能讲这么起劲也真难为你了。有时候讲道理也需要对话人的智商达到一定水准才能沟通。比如你跟一个小学生讲微积分,要想讲明白就得从多项式,函数,极限,数理讲起来,要不然他的问题会淹死你。有些时候,有些人的社会常识和智商都比常人欠缺一些,而如果这些人又生性喜欢抬扛又被你碰上那就是灾难,所以……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12-11 10:44
[quote=xilihutu,53375]我真佩服你这耐心,王利发遇见大兵不得不对话是因为形式所逼,你跟个文盲能讲这么起劲也真难为你了。有时候讲道理也需要对话人的智商达到一定水准才能沟通。比如你跟一个小学生讲微积分,要想讲明白就得从多项式,函数,极限,数理讲起来,要不然他的问题会淹...[/quote] 你说得太对了,我指出他的逻辑错误其实是为他好,他不领情就算了,还胡搅蛮缠。
这种人只会抬杠,让他认错是不可能的。我不能再为他浪费时间了,他爱说啥就说吧,
反正“宇宙真理”掌握在他手里。
作者:
Wing
时间:
2013-12-11 21:51
[quote=抵押菠萝兔,53385]你说得太对了,我指出他的逻辑错误其实是为他好,他不领情就算了,还胡搅蛮缠。
这种人只会抬杠,让他认错是不可能的。我不能再为他浪费时间了,他爱说啥就说吧,
反正“宇宙真理”掌握在他手里。[/quote] 错了吧,“宇宙真理”是掌握在耶稣的手中的。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2-12 00:48
以前一直不相信象张悟本这种货色怎么有这么多狂热粉丝,今天算是亲眼见到了。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3-12-12 00:53
[quote=抵押菠萝兔,53385]你说得太对了,我指出他的逻辑错误其实是为他好,他不领情就算了,还胡搅蛮缠。
这种人只会抬杠,让他认错是不可能的。我不能再为他浪费时间了,他爱说啥就说吧,
反正“宇宙真理”掌握在他手里。[/quote] 你们时间多不多不清楚,不过你们的资料很多,每天在水渠的转发量也很大。
作为定居国外的华侨,每天从中国的超海量信息里筛选出海量毫无根据而目的单一的抒情文转发到这里,不是在工作那只能认为是发烧友了。
作者:
Wing
时间:
2013-12-12 20:24
[quote=mirac1e,53652]你们时间多不多不清楚,不过你们的资料很多,每天在水渠的转发量也很大。
作为定居国外的华侨,每天从中国的超海量信息里筛选出海量毫无根据而目的单一的抒情文转发到这里,不是在工作那只能认为是发烧友了。[/quote] 我也很纳闷,菠萝兔去新加坡真正想干的是什么,在国外能更好滴关心祖国?……
欢迎光临 战网中国 (http://battlec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