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网中国
标题:
现在有的,以前也有
[打印本页]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5-5 21:48
标题:
现在有的,以前也有
说说日常用的东西。有首诗是这么写的:器成千里号,机巧擅奇功。辨制疑横吹,呈材认卷铜。不妨时告密,最便是从戎。私语喁喁处,繁言啧啧中。
看出来是啥了吗?这个东西叫“寄话筒”,清朝前期有个叫江慎修的学问家已经在用了,学者俞樾把它称作“千里叫”,还做了个解释:“按今日西洋人所制有曰德律风,殆即其类。”
寄话筒也好,千里叫也好,这东西是江慎修他们自己琢磨出来的电话雏形,还是干脆从西洋人那里淘换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呢?江慎修生于1681年,卒于1762年。而第一部电话机是1876年在美国开始使用的。你说呢?
不能说什么都是中国人发明的,但说中国人琢磨过这个,总没错吧?
现在再说另一个小玩意儿——门铃。有本书叫《桥西杂记》,清朝人写的。里边说了,宋朝人陈雍在自己家门上挂了个大铃铛,旁边还贴了张条子,写着:“没钱雇仆人,客人来了自己拉铃。”这算是最早的门铃雏形了吧?到了清朝,这种门铃已经很普遍了,“京师居民往往系长绳于门楣间,而缀铃于门内。复书于门:‘某姓,拉铃。’犹其遗风也。”
后来,俞樾又找到了门铃更早的出处,唐朝翰林院门口就有悬铃,“引之以代传呼”。得,门铃的历史,又往前推了几百年。
然后,再来说说出租的交通工具——当然不是说有出租车了,而是有出租的轿子。宋朝有书记载,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九日,送戚里权贵女于金,搜求肩舆、赁轿之家,悉取无遗。说成大白话,那阵金兵打到汴梁城下了,宋金议和,要赔人家多少钱。没钱怎么办啊?拿女人折算,帝姬多少钱一个,公主多少钱一个,王妃多少钱一个……然后就用轿子抬出城外,送给金兵。看来人数是不少,把租赁轿子的店铺都给清空了。没想到啊,出租轿子的原始记载,这么凄惨。
顺便说一句,古代官员坐轿子是有等级的,谁能坐八抬谁只能坐四抬,谁能坐绿色的谁只能坐蓝色,都有详细的规定。但别管坐什么,公家不给买,自己掏钱。没钱怎么办啊?去轿肆租,也是自己掏钱。所以现在的公务员应该满足了,有公车坐,汽油还报销还有补助,真应了那句话了——你幸福吗?
不光有出租轿子,还有快递,叫做驿传。
《梦溪笔谈》说,这样的快递分三种:步递、马递、急脚递,以急脚递为最快,日行四百里。比这个还快的有吗?有,叫做金牌急脚递。所谓金牌,就是在刷了朱漆的木牌上,写金字,快递员举着,在马上一晃,跟闪电一样,路人得纷纷避让。金牌急脚递的速度是日行五百余里,往往用于传递紧急军情、调动部队。看这颜色就知道,金牌急脚递是皇帝专用,三省枢密院都不能使。所谓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就是皇帝给岳飞连发了十二次金牌急脚递。
但到了北宋的对头金朝那边,规矩就又不一样了。金朝的快递分成金牌、银牌、木牌三种,据《攻媿集》说,木牌倒是最快的,日行七百余里。而在吐蕃呢,就不叫驿传、驿骑这样的名字,有个更为小资一点的称呼“飞鸟使”。
古代还有经纪人。
“经纪”这词从哪儿来的?从唐太宗李世民那里来。李世民时代,有俩王爷——滕王和蒋王特别好敛财,阔气啊。有一天李世民赐诸王帛,独独没这二位的。为啥啊?李世民说:“滕王和蒋王自能经纪,不须赐物。”你俩不是能挣嘛?那我就不给了哈。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善营生能挣钱的人,叫做经纪了。
有经纪人,自然也要有中介。中介在古代叫做“行老”。元朝的《梦粱录》说,要找个人干活,就得先找行老。行老是个保证,这人要跑了,或者要偷东西了,行老负责去找回来。中介不仅是介绍人,还得担当责任。当然,中介也分好几种,比如有人想买个小妾啦、歌童啦、舞女啦、厨娘啦,或者想雇做针线活的,或者粗细丫鬟之类,就得去找专门的牙嫂。要是想找个奶妈呢?就得去找稳婆。明朝书中有记载,每季要选奶口四十名,养在宫中,叫做奶婆。还要选精通医术的民间妇女,随时待诏,叫做医婆。而统领她们的就是稳婆了,稳婆权力还挺大,选个宫女,按长得好看不好看分级,找个奶妈,按奶水厚薄分级,这些都是稳婆说了算。当然,稳婆现在也没人叫了,这工作都归月嫂公司了。
给人家干活的人,也有个特别的称呼,叫“客作”。东汉三国那阵,有个著名的隐士叫焦光,汉灵帝请他去做官,不去,在家宅着。宅着就穷啊,睡草席子,每天就吃一顿饭。“焦光饥则出,为人客作,饱食而已。”
客作这个词,到了宋元时期就改称雇工了,到了现在,叫打工的,或者上班族,名字有变化,本质没变化,就是混口饭吃呗。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3-5-5 21:50
作者:老猫在村里
笔名:老猫
职业:作家
欢迎光临 战网中国 (http://battlec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