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后,谈一点个人感想。近些年来,老有一些美国人跳出来发表狂妄言论,对我军战斗力包括武器装备水平加以贬低。我军一些专家学者实事求是地加以批驳时,总有一些网民认同美国人的言论,认为我专家学者是“忽悠”、“胡编”、“吹牛”。如此妄自菲薄,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长此以往,还有什么专家学者能站出来说一点内行话呢?民族自信心又从何而来?张召忠曾说过海带可以缠住潜艇的螺旋桨,雾霾可以减弱激光的效能,这些都是实践证明的真理,“二战”中就有潜艇被渔网和海草困住。笔者曾说过坦克炮能打直升机,那都在作战实验室里验证过(美军新式武器在作战实验室里的效能验证,后来在实战中都表现得相差无几)。有些“网民”不知是不懂装懂(只会谩骂,也讲不出道理),还是奴性十足,只要说我国我军强于外国的,就一律贬低。笔者真怀疑这些人还是不是中国人,怎么对中国这么有仇呢?
|
中国的民族性格本来就内敛、谦和、隐忍,做事不张扬;而美国的民族性格是外向、自傲、张扬,做事喜欢大张旗鼓(当然被斯诺登爆料的网络战却相当“低调”,有做贼的心理)。民族性格本来无所谓好坏,只是一种特色。从“民族性格”的角度看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如果实际发展到了十分,能说出来六七分就很好了。笔者从事装备工作二十多年,既经历过“七五”、“八五”计划时期,军队勒紧裤腰带,以牺牲自己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需要,装备发展欠账很多;也经历过“九五”、“十五”计划时期,特别是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和台海危机时美航母逼近台海,促使我装备发展迅速转型和突然发力,在陆、海、空、天、电各领域都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当下,正在高歌猛进,经历全面爆发、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军事装备研发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这得益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纳税人大力支持(人大连年审议通过较高军费预算),军工战线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革命干劲和辛勤劳动,民企即将加入军工研发,又好似如虎添翼。十多年来,我军装备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和装备一代,滚动发展,后劲十足,可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来描述,“牛”可真不是吹的。看到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美国人狂妄言论,笔者往往抑制不住冲动,真想用事实批驳他们一番。但囿于保密原因,只好委屈一下自己,把事实憋在心里。这里原则性地说一句话:网友看到的,可以公开的,最新的也是七八年前的技术,如上文提到的两型反隐形雷达。要知道,这是军工战线埋头苦干、日新月异的年代,迄今一两代产品都可能翻过去了。比如军舰,就是同一型号,后造的也比先造的改进很多;雷达等电子装备,是我赶超西方的主要方面,两三年就更新一代。近日《解放军报》刊登国防科技大激光陀螺研发团队,在2000年就已研发和批量生产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微型激光陀螺,使我军应用惯性导航的武器装备的定向、定位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如果不谦虚地说,某些指标则是世界领先水平。如今10多年又过去了,技术发展如何,请《美国武器》的作者自己判断吧。我们常提到“杀手锏”装备,杀手锏即撒手锏,在战斗中突然撒手,飞出一锏,将敌打落马下。提醒自鸣得意、张牙舞爪的美国人,不要在恍惚中被我“撒手锏”打落马下。
|
本文即将上传时,忽闻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又连续登发了《中国应该感到害怕的日本五种武器》和《中国应该感到害怕的印度五种武器》,近日又出现了《中国应该感到害怕的越南武器》。笔者原想对《日本武器》加以驳斥,没承想又出来了《印度武器》和《越南武器》,按《国家利益》的思路,出现《菲律宾武器》,也不是没有可能。看来,笔者对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和《美国武器》作者的评价用“极不专业”是太客气了。他们是精神出了毛病,患了强迫症,偏执、焦虑、恐慌、狂妄、钻牛角尖,已到了无法理喻的地步,大有把反驳者抱住不放、同归于尽的感觉。笔者只好就此打住,不再蹚这一潭浑水,让时间来见证一切吧。 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 王洪光 |